2)第1066章 谈故解疑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的戏楼。

  单先生说,这座戏楼虽然规模比宫里的漱芳斋要小得多,更比不上宁寿宫的畅音阁。

  但前台后台、上下场门,一切均按比例搭盖。

  飞檐立柱、彩画合玺,无一不极尽讲究。

  特别是头顶那个木雕的藻井,由一块块梨花木雕成,层层向里收缩,应该为的是拢音。

  同时又有五只飞翔的蝙蝠环绕着中心位置飞舞。

  这样的新奇精致,在京城绝无仅有。

  可偏偏中心顶珠的位置却是空的。

  看遗留痕迹,原物又不似是顶珠,他搞不清到底是什么。

  另外,根据清朝典制,九间堂殿为天子所有,七间而为王爷,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

  那么如按正理来讲,完颜家是不能有这样的藻井戏楼的。

  对此,他一样感到迷惑。

  允泰很快做了回答。

  他说家中戏楼那个藻井实为大内戴顶子的走工所凿,原是为宫里所备。

  后来宫里没钱修,这个藻井就一直仍在了营造厂作坊里。

  是他一眼看重买了来,想的是母亲爱戏,专为其母修一个为玩乐而建的戏台。

  由于当时已经是“袁大头”当政了。

  戏楼既不是什么正经建筑,逊帝也不会再追究,所以盖也就盖了。

  而藻井之下的五蝠环绕的中心,确实原非顶珠。

  那是他从逃亡到京的白俄贵族手里买下的一盏鎏金琉璃灯。

  花了五百大洋,据说是从冬宫带来的东西

  如今既以无踪,便用顶珠代替也可。

  听了这番解释,单先生豁然开朗,不过也因此又追问了一事。

  他说看那半亩园的最后面的“嫏嬛妙境书屋”。

  三间轩式建筑,包括一带围墙,用的皆是绿色琉璃瓦。

  这同样存在僭越礼制的问题。

  而据他所知,完颜家可算是八旗贵族里的藏书大家。

  这“嫏嬛妙境书屋”完颜麟庆,希望子孙世守藏书,依晋朝人张华梦游嫏嬛仙境的典故而建。

  至嘉庆、道光年,轩内便有藏书八万五千卷,且有书目传世。

  却不知是从何时用得绿琉璃瓦,这又为何故?

  没想到这个问题倒把允泰问住了,他细思良久也没个着落。

  倒是王蕴琳想了一阵说,自己曾听闻母亲谈及清朝历代皇帝对金朝皇族后裔的优容与厚待。

  特别是嘉庆年间,由于阿哥皇子经常来完颜家“嫏嬛妙境”观书。

  因此出于对完颜氏的笼络和对于文化的崇敬,嘉庆帝下旨特许完颜家书屋铺设绿色琉璃瓦。

  绿色的琉璃瓦象征春和日丽,万物昭苏。

  装上以后格外素雅大方,也更富文化气息。

  正因为与书屋景色相融甚佳,完颜家便一直留用至今。

  这话说完,单先生不由再次点头。

  “这就对上了,绿色琉璃瓦应用的最典型的古建群就是阿哥所,那是供皇子皇孙居住的地方。您这么一说,我也就明白了。”

  再往下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