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66章 谈故解疑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谈论的话题更让人大开眼界,也更让人觉得有趣。

  因为无论单先生问起花园里“玲珑池馆”里已经被拆除的庭阁样式。

  还是跟据允泰和王蕴琳共同回忆,通过“烫样”指正两个小院的旧景格局有误。

  竟然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近似之景,和曹雪芹搭上关系。

  敢情像《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到一座滴翠亭。

  书中云,“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便是仿借完颜家的“玲珑池馆”的样式。

  此亭原是由其远祖完颜崇实所造,亭子就是位于水池中央,四面设游廊。

  而另外两处,一是花园里作为休憩小所的一各偏院。

  那里原本是存有大片品质尚佳的绿竹,而且还竖立了一座石牌坊。

  上面刻着成亲王永瑆所书“潇湘小影”四字。

  现在那里被盖了房子,一半的竹子和石牌坊都被移走了。

  而在《红楼梦》中,黛玉所居庭院名为潇湘馆,也以竹子著称。

  而且黛玉别号为“潇湘妃子”。

  这也应是曹雪芹以此处为鉴,描绘在了书中。

  还有一处是“海棠吟社”,那又是麟庆新造,位于前院西部。

  面东而立,与曝画廊共同组成了一个小三合院。

  院子中央种了两株海棠,院北的墙上,开了一个月牙形的偃月门。

  《红楼梦》中宝玉所住的怡红院的“怡红”二字就源自院中的一株海棠。

  后来贾芸又送了两盆白海棠,探春发起诗社,定名为“海棠社”。

  这与“海棠吟社”只有一字之差,同样是借鉴了完颜家的景象院貌。

  这番讨论结束,单先生不由因历史的真相而发出感慨。

  说现如今红学界和园林界一直热衷于讨论大观园的原型。

  却没人会想到,真正的原型,有很多已经被不知不觉中糟蹋掉了。

  幸好“半亩园”,还算是大致无恙的保存下来。

  否则这样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园林,如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化为残垣。

  那将是极为让人心痛,难以弥补的遗憾。

  为此,他必将全力以赴,加倍精心把这所园林修葺如初。

  而允泰听闻此言,也格外激动起来。

  竟让兆庆代其施以大礼,以感谢单先生的恩德。

  却没想到单先生赶紧搀扶,连说不敢当。

  随后又笑谈一句。

  “其实真正的功劳还得归属小武。要没有这位大财东的鼎力支持,咱们无论谁也没辙,只能看着干着急……”

  这下好,几乎全屋的人一起称是,大家都笑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