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科长泛滥_国企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造感兴趣,要求黄云逸组织一个研究课题组,大家免费为华达进行诊断,设计新的流程,而且还拉上了他们研究生班的导师。江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周其盛教授,周教授可是江南省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泰斗,他还是国家社会科学院的院士,著名经济学家,江南省政策顾问,既然有他牵头,大家兴趣也更大了。

  黄云逸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算花上百万的钱也请不到这样的专家团队来给公司做流程再造。四位同学,一个是省国资委政策研究室的副处长于金,一个是省发改委主任科员李秋,第三位是江南第一民营企业华向集团投资部的经理,也是少老板李远,第四位和黄云逸差不多,是江南省进出口公司外贸分公司地副经理高榜。

  四人来这里读书也象黄云逸一样都是来镀金的,选的也就是周教授这个牌子。现在读了两年多的书,搞了不少活动,黄云逸这才明白当初师兄说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让自己进了这个班。当时自己还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呢。不就是老板和当官的多一些,到了今天才知道老板多当官的多就是好办事情,更重要地是还有周老这样一个在江南省很吃的开的牌子。

  四位同学和他一合计,知道黄云逸这里没有经费,华向集团的少老板李远张开嘴说:“经费的事情你们不要操心,我们也用不了多少钱,要用的东西到我那里拿好了,我们集团刚刚请罗兰搞过一次这样的流程改造,效果不错,所以我才这么感兴趣,很多资料我那里都有。”

  “那就好,我们要做就做地好一些,正好借着周老的牌子,将这个课题做成江南省国企第一改造案例。”到底是国资委的处长,于金就想着要做一个最好的案例,这样对他的仕途也有好处,“说不定

  借这个课题的东风呢。”于金来读这个研究生,就做准备的,要真能借周老的牌子做这样一个课题,就算没多少用,这课题的含金量也要重很多,以后自己就会成为江南省这几千上万大大小小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专家了。

  可黄云逸心里似乎明白,就算这个课题做了出来,华达也不一定能用这个结果,只怕这个课题做出来还会给汪总带来一些压力,万一课题流程改造之后,整个华达只要500科级干部,那现在多出来地近科级干部该怎么办?

  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经过党宣部这几个月的任职,黄云逸学会了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考虑事情做出来之后的后果,这个好过是不是该要的后果。

  黄云逸将自己的担心如实的向几位同学说了,这倒是他们没想到的,不过也是他们能理解的,毕竟除了李远,另外三人不是政府部门的人,就是国有企业系统的人。

  回去先和章书记汇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