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无法用对错评判_我们的世界大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攻夺回奉天,为先帝报仇雪恨,才是真正要紧的事情……这个时候,其他事情都必须放一放,才行……”看到赵宏守发表完自己的看法,王剑锋也略微弯腰,对应该叫他一声舅舅的皇帝朱牧道。“兵部那边觉得将战略重心调整到东北,是对之前帝国整体战略的否定,葛天章把军火盗卖案翻出来,为的就是阻止我想要在辽东战场上持久用兵的打算。”朱牧看着王剑锋,知道满朝文武中间,真正可以算是支持他的,也就只有这个身为次辅的舅舅了。

  就算王剑锋也不愿意支持朱牧,他也必须要支持自己已经在辽东作战的儿子王珏。反正朱牧现在知道,这个次辅大臣现在是和他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或者是上了一条船的人了。

  “陛下,葛老尚书的问题,也确实有些道理。毕竟帝国正在东南亚地区用兵,吕宋(菲绿宾)的油田轻易不能让给锡兰,印度方面当地人也需要重兵镇压才行,那边紧靠着中东不太安稳……”赵宏守赶紧上前一步,劝道:“如果轻易动摇了我们在东南亚和印度的根基,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啊。”

  大明帝国控制的印度并不属于占领,更像是后世的那种松散的联邦控制。在外交上大明可以代表印度地区,军事上也可以算是掌控,却掌控的并不牢靠。随着金国的叛乱,印度地区也有一些出现,不过大明帝国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确保了南部地区兵力更为充足一些,印度的规模基本都被大明帝国镇压了下去。

  这也是让人纠结的地方,往往这种大方向上的决策,很难出对错或者用简单的正确与否来判断。凡是随意分析历史上某一阶段国家决策的行为,都是片面而且有失公允的举动。

  比如很多人认为阻止岳飞北伐的南宋朝廷是昏庸无能的,可是如果当时国库已经无以为继,岳飞部队又有孤军深入的危险,皇帝陛下又多疑害怕岳飞拥兵自重……这一系列的问题干扰之后得出的结论,并不能武断的用昏庸无能来概括。

  葛天章南下的策略,为大明帝国掌控东南亚,甚至保住了松散的印度地区控制权,都是有着莫大的功劳的,这也是朱牧虽然破口大骂葛天章是老匹夫,却不敢真正罢免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兵部尚书的真正原因。

  虽然大明帝国幅员辽阔,可它确实在易开采石油储备方面,和领土广大并不相配。虽然在青海地区以及一些零散地区确实发现了部分油田,可是这种程度的储备无法让大明帝国下定决心抛弃煤碳,飞速发展石油工业。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工业越来越表现出了先进强势的一面,大明帝国也在逐渐转型,利用自己本身强大的工业积累,快速发展出了自己的石油工业来。而大明帝国的石油工业基础,一大半在吕宋(菲绿宾)。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