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二五章 会做生意的王老板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诟病,既伤感情,又费精力,最终限制了生意。

  争来斗去,没有赢家,到头来,真正买货多的还是前来倒行的外地人。

  眼看着生意没起色,有了几个大子的王老板就想找机会跳出去,到外地开店,好把生意做起来。

  机会终于来了。

  随着古玩收藏的火爆,帝都的古玩市场增加了一个又一个,津城离帝都不算太远,王老板就随了几个老乡,到帝都的大海里去劈波斩浪。

  帝都的地方大,高人多,有钱的收藏家、爱好者也多,可他们眼光挑剔,大路货难入法眼,而王老板来自小地方,见识少,资金不充足,难以淘到上档次的货,所以生意做起来,远没想象的好。

  不过,来到大地方,机会增多了不少。

  其中有一项买卖,很对王老板的胃口。

  对老王胃口的是一庄不起眼儿的小买卖,小得在县城都不显大。

  当时古玩市场很兴盛,货源充足,好货比比皆是,而民国的瓷器、杂件,难入藏家法眼,所以价格很便宜。

  受此影响,民国的明星招贴广告画,虽然是彩色美人图,印刷精美,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东西。

  民国时期商业招贴广告才实行,是创造性的新生事物,只有少数大企业使用过,那种营销方式代表了当时最新潮流,而且是五彩印刷的起始之作,其收藏价值独到。

  可是注意到人不多,国内鲜有收藏者,少数经营者全部把货物卖给德国、美国、或日本的外国人。

  老宋见这东西极便宜,别人都是三两块买来,十几块卖掉,虽然动用钱财不多,利润却不低,而且很好做。

  像他一样的实力弱小者,做这个太适合了,所以,他试着在地摊上买了几张,很轻松的赚到了钱。

  王老板尝到甜头,决心把小买卖做下去。

  卖广告画赚到了小钱,算是找到一个门路,便把秘诀告诉几个老乡,可老乡们都觉得这个买卖不起眼,没当回事。

  王老板在买卖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无论从那方面说,他都觉得广告招贴是很有潜力的东西,可是想多买,批量经营并不容易,一般的贩子,最多拿了三五张来卖,过十张的就很少,而且有一部分品相很差。

  所以想靠这个小买卖支撑店铺的打算遇到了难题。

  王老板有些失望,可是他并没灰心,反倒是多了一个心眼,对此上了心。

  通过观察,他发现来卖招贴的贩子,大多来自东山地区。

  他当时就想,按理说民国时期,上浦的工商业最发达,类似的招贴画应该使用最广泛,或许上浦遗留下来的更多。

  于是他专程赶到上浦,去寻找更多的货源。

  可惜,上浦之行让他如坠云雾中。

  怎么了?

  他本指望能在上浦有所发现,可是事实与打算的完全不一样,他几乎空手而归,上浦根本没有此类货源。

  王老板想不明白了,经济曾经发达的上浦怎么找不到大量的招贴画呢?

  这是很折磨人的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便想多住几天,多走一些地方,多找找。

  他怀着一腔希望,天天出门去,却完全失望了。

  那几天天天下雨,他打了伞,穿行在各古玩城的店铺中,有时候淋得像落汤鸡,很狼狈,却没见到希望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