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且听这天地之音_我原来是绝世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雕像,他也不能在外面久待。

  不过,能出去看一眼现在的燕都,他已经很欣慰了。

  “没事,老唐你尽力就好。”

  李宣颇有点感慨。

  老唐这人还是挺有正义感的,对官宦子弟也不留情面,尽到了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那官家子弟明显有些背景,老唐有所顾忌是正常的,没有沆瀣一气便已然殊为难得。

  “唉,为时所困。”

  唐含锦叹了口气,敲着手中的麻将,念起了自己所做的咏秋歌。

  配合着他略带苍凉的嗓音,还有小庙里一堆老弱病残,颇有点郁郁不得志的凄凉之感。

  ‘穷酸书生的诗才,比一些大诗人还要出色,以后说不定真能名留青史......’

  李宣又止不住的感慨。

  如老陈,还有面前老唐,他们都是心怀了一腔浩然正气的文人。

  也是同样的落魄。

  老陈因为不知变通,顶撞上司而便贬黜罢官,而老唐显然境遇也好不到哪去。

  在这王都当教习,却大秋天还穿着件破旧素袍,衣着打扮尽是透着股穷酸劲,这性格恐怕比老陈还得刚烈不少。

  读书人哪怕会卖点乖,也不会混的这么惨。

  显然老唐心中还有坚持,特意在此处摆了石碑寻求知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历史上许多大文豪,又何尝不是如此?

  讲个笑话,不被贬黜个三两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写诗的。

  “心有坚持之人,郁郁不得志只是一时。”

  李宣神色诚恳的安慰道:“你做的很好,若干年以后,留名的也许恰恰是你。

  青史如大浪淘沙,终会留下那些熠熠生辉的,其他便如过眼云烟,消散不见,后世千秋万代之人,都会感受这份文道的余音。”

  三位圣贤愣住了。

  劫数过去以后许久,没有听到这样一份赞同。

  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这位是真正懂他们的知己。

  先生若不是秉持着天大的坚持,又如何会下定决心从时光中抹除自己?

  让所有人都遗忘自己,从此孑然一身,只为了心中的谋划布局。

  此等换天之志深埋于心,无人知晓,更不敢说与他人听。

  只能今日在这与世隔绝之地,稍稍暗示。

  一时间,他们仿佛看到李宣肩抗朗朗乾坤。

  “得先生一言,当再为我辈文人鞠躬尽瘁,续万年香火!”

  唐含锦满脸涨红的抓起茶杯,以喝酒似的气势一饮而尽。

  “今日得先生这一知己,实乃人生快事。”

  曹天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尺,“啪”的敲了下茶壶。

  “啊,这手感。”

  啊,这纹路。”

  曹土也还在那陶醉,老脸绽成了一朵菊花。

  这几个年纪相差甚远,老少掺杂却一副哥俩好的模样,小庙中一时间热闹了许多。

  苏泠音歪着脑袋,表情奇怪。

  当日父王和陈叔叔便是如此。

  现在李宣也变成了这样,她冰雪聪明的小脑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