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山号上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单翼飞机的年代,飞机的重量,尤其是舰载机轰炸机的重量提升的非常快。

  实际上从一战时期开始,各国的军用飞机就不断朝着大型化、重型化发展,以中国海军的战斗力系列为例子,1931年左右才大规模服役的舰载型f3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两吨,但是1936大规模服役的f4舰载型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点五吨,而海军去年才服役的最新式风冷式舰载战斗机f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五点三吨,而海军中已经进行首飞并还在试验中的新一代舰载俯冲轰炸机的空重就是达到了六吨多,更不要说最大起飞重量了。

  舰载机的重量和体形都在增大,对于空军或者海军岸基航空兵来说影响还不算大外,但是对于海军舰载航空兵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舰载机重量和体积增加了,那就代表着需要更高的起飞速度,更长的起飞距离,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这些舰载机以保证舰载机的数量。

  其中提高的起飞速度和起飞距离对于现今的螺旋桨时代战斗机来说问题还不算大,通过加大发动机的功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体积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尤其是中国海军的b10俯冲轰炸机服役的时候,比b6俯冲轰炸机大的体积让当时的海军航空兵费劲了心思安排各种搭载安排,甚至最后不惜牺牲了b10轰炸机的机翼强度,把机翼的折叠长度加大。

  即便如此,当海军的各种舰载机体积相继加大后,不可避免的导致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出现了下降,在f4战斗机和b10俯冲轰炸机刚服役的那会,中国海军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两艘三十年代初服役的嵩山级航空母舰还好,还能够保持在七十多架,但是二十年代初期服役的那四艘旧式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竟然连六十架都达不到,直到后来通过对折叠机翼技术进行大改进,把后续的f4以及b10等舰载机的折叠机翼都加大了折叠角度,然后摸索试验各种放置、安排飞机位置等经验,最后才把嵩山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提升到八十二架的数量,而四艘老旧一些的航空母舰也是提升到了七十二架,但是对比以前依旧有所下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因为舰载机的体积变大,解决载机量的问题最好就是限制舰载机的体积,但是海军方面也试图寻找其他办法来增加载机量,比如加大在甲板停放飞机的数量等,而加大甲板停放飞机的数量又会涉及到航空母舰甲板运作这一重大课题。

  说起航空母舰的作战要素中,抛开舰载机性能和航空母舰性能这些不提,对战斗力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飞行甲板调度,航空母舰上的甲板就那么一点,不向陆地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