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四章 给我一个支点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我能支起地球。

  我们当然给不了他这个巨大的支,所以我们似乎不能靠眼见为实来证明他的正确性。但是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只要一有机会。人人都能改天换地。重温这句话时,人们心中不禁满腔热情,自以为自己是天下之主。

  人类是会思考、有理想的动物,从不像其它动物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大多数人是有理想的。至少在他或她还在牙牙学语在父母的怀抱中的时候,或者端坐在课堂里,被动地被父母和老师问起时,然后或认真或违心地要当科学家,要当中国的爱因斯坦,要么要成为国家领导人,领导十一亿中国人。

  这样的会有多少可信性?成年人自然一笑了之,因为谁也不能否认这其中的可能性,虽然机率很。李思明却从没这么问过自己的儿子,尽管妻子总是主观地单方面要求儿子“立志”当个大学教授,进行“洗脑”,他也一笑了之。

  西方有谚语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李思明更愿意来世当回上帝。只是不知道在天国里,上帝抽的是不是“中华”牌卷烟?

  1988年的夏天,对李思明这样的烟民来,是个好日子。全国13种名烟放开价格上市供应,“中华”烟终于和消费者见面了。上市第1条“中华”烟从40元涨到65元,上市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为保证“中华”烟的市场供应。使消费者能真正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于是在上市地第二天。价格定在72元/条。市场开始平静。

  而此前“中华”还是作为特供烟。消费者仍不能在市场上买到。“文革”期间。港商在广交会期间。身上往往要放两包烟。一包“中华”牌。一包“三五”牌。自己抽“三五”牌。招待客人时才抽“中华”牌。台湾同胞当时购买中华牌主要是回台送人。或许是中华牌具有浓郁地民族气息吧。为了解除思乡之情,台胞对中华牌卷烟自然有一种偏爱。

  但是李思明总有办法弄一些。开头是袁侯这位在上海“有路子”地人带一些。后来他每次都能从岳父那里弄一些。只是去了美国之后。他几乎就爱上了雪茄烟。按照曾智地话。那是品味。如今。“中华”烟上市。让他又有了机会品尝一下国烟。

  “还是‘中华’好啊!”李思明站在阳台上深吸了一口烟。

  许多烟民常。抽烟能解乏,能启迪智慧。给人以思想地灵感。人们食指与中指夹着一支香烟时。在烟雾袅绕之间。让心灵得以解放,在烟头忽明忽暗中。让思想迸发出火花。李思明也常常将这种冠冕堂皇地话当作借口。并将两代伟人地个人嗜好当作更充分的理由。在这样地一个星辰满天地夜晚。烟可以让他地心灵得到慰藉。让他思考一下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