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科举_日常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朝中各势踞一方,陈皇后不甘,先让人杀了信任自己的晋明帝,后又骗几位皇子于丞相府别院刺杀,后而又栽陷给丞相。”

  “野心勃勃的陈皇后以为万事俱全终能干政,却恶行被留一手的丞相披露,昭然于天下,至此国政内乱争权,晋国异姓王云中王世子赵珣以伐后之名于云中城起义,后云中军大胜,赵珣登基称帝,一生只娶一妻,改国号周,从此周皇朝赵氏皇族崛起,而科举也是周朝开始的。”

  说完,老者看向谢慈和柳善庆道:“对了,再过两年又是科举,你们两个会去吧?”

  闻言,柳善庆点头道:“是。”

  谢慈笑笑没说什么。

  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但显然是自己不了解的古时候,就自己所了解的科举,谢慈记得南北朝时期还没有科举这一名字和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年,这之前,魏晋南北朝皆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垄断仕途,品评士人,选拔官吏时,强调士庶之分和门第高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加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存在官多民少,十羊九牧,清干良才,百分无一的现象,使荐举制积弊显无遗,隋朝立国后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

  至于自己参不参科举?

  谢慈从未打算参加科举。

  若说一个真的想做的事的话,谢慈还是想做一个商人。

  刘庵听完老者的话,道:“老兄,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是真的吗?”

  老者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当年我师父是这么告诉我的。”

  刘庵看看老者,最终没问老者的师父。

  “科举啊,想当年,我也参加过科举。”刘庵说。

  听到刘庵的话,老者和谢慈还有柳善庆没觉得诧异,毕竟刘庵识字,且看起来读过的书不少,至于为何潦倒至今,就不得而知了,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老者道:“我不是打小就识字,我是及冠了才遇见我师父,跟着我师父读书写字,但是没几年他老人家就去了,我会读书写字,但没敢去参加科举,怕给师父他老人家丢面子。”

  刘庵道:“唉,我是连让我丢面子的人都没有,我没有爹娘,没有家,也没有师父,会识字,还是去学塾蹲墙角听来的,都是找机会学的,然后就自不量力的去参加科举了。”

  说到这里,刘庵道:“你们猜,那年我参加科举,开的是什么题?”

  柳善庆忙问:“什么题?”

  刘庵就道:“‘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十年寒窗,壮志未酬空悠悠’,‘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