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六点半棍_民国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先生现在就是革命的希望,想让他死的人太多了,这些淤泥不清理掉,将来会出大麻烦的……”

  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杜心武和林伯长。

  几人护着孙中山,跟着王亚樵手下的四大金刚穿街走巷,小心翼翼地躲过了大内侍卫的包围,但却没想到会有人又在中途插手……

  看着一群脚踩木屐、手持东洋长刀的日本浪人,杜心武等人的心里不觉微微一沉,刚刚脱离埋伏圈不久,如果此刻开枪,恐怕会引来那些扑了个空的清兵,如果近身混战的话,却又怕危及孙中山的安全。

  “狗.日的小日本……你们带孙先生先走……”

  眼见日本浪人目露凶光的围了上来,林伯长一把扯下巷子里的晾衣竹竿,双手并在竿稍一处,以一反一正地握法将竹竿端直平举在眉心一平的高度,摆出了咏春的坐马撉棍架势……

  “六点半棍!”

  杜心武双眼微微一缩,拦住也想冲上去的王润生,“先带孙先生走,老林……不要活口……”

  林伯长嘴角微微一撇,露出了一丝冷笑,“快走快走,我一会就跟上……”

  六点半棍,源出少林棍法,据传当年火烧少林寺的时候,至善禅师为求逃避官府耳目,便混迹投身于反清地下组织红船戏班中,与撑船工梁二娣一般做了煲头,见梁二娣每日都竹杆不离手,且练得臂力雄浑,便将少林六点半棍传授于梁二娣,后梁与黄华宝交换咏春拳,才将此棍传入咏春派。

  此棍法以四平、子午、吊马为主,以走棍马为先,再以基本马法配合,以标、挑、点、摊、抽、弹、缠丝合为六种半劲技巧的棍法。

  六点半棍乃咏春拳之纲要,最擅长斗巷肉搏和枪棒对弈,把咏春拳法中枕手,摊手,膀手,间手充分融合于棍法对搏里面,除用于兵器对搏外,最重要的其实还修练咏春长桥力的不二法门。

  所以但凡修习咏春拳者,无不擅长六点半棍。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伯长隐居广东,并在古劳寻得咏春拳王梁赞后,梁赞不单已经将佛山咏春拳的小念头、寻桥、听桥、标指等手法浓缩成一套“1o8点”的正身拳,又把跟随严咏春师祖学习的侧身咏春,和南少林的技击精华改进成一套偏身咏春拳,形成现今流传广东鹤山古劳的一偏一正两套咏春拳术。

  林伯长的咏春拳,起初便是受传于南少林一脉,其特点与严咏春习自于五枚师太的侧身拳相近,被称为咏春秘传看家拳,最擅巷脚室内贴身搏命,且防御能力极强。

  梁赞传授林伯长时,以二字钳羊马、羌子拳及小三角马、两头进退手法等为主,在侧身拳上又以“二指”、“二桥”、三拳”、“三掌”、“三膀伏”、“三肘崩”、“三脚”著称,共计72点关窍,2o招致命打法,除了“来留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