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戏清水悠然_华山女剑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凌珊领头,三人四处闲游瞎逛。笔%趣%阁qu不过,留侠镇毕竟只是个小镇,就算加上附近村子,也不过几百户人,小镇更只有逢三六九才一次的间集而无日集,时值月中,并非集日,是以街巷各处人不多,想看个胸口碎大石的热闹也都找不见,倍感无趣。

  便找了个看来年岁不轻的路人询问外地人来镇上,有什么好地方可玩,从老人口中也得了个去处,在西面,便径自走去。

  不多时便到了镇西尽头的一座庙前。

  小庙叫做双侠祠,面朝留侠镇,背靠东岭莽莽青山,旁边有一条叫做谢渠的小河自山上来,会流往镇子北面,隔开镇子与农田,最后汇入汉王江。

  其实关于留侠镇、双侠祠和谢渠三者,尚有一段典故。

  据闻留侠镇最初只是千里汉水之畔,百里伏牛山下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名与“留侠”二字更是毫不相干,叫做七岭,因位属伏牛山东面北数第七座山岭山脚下而得此名,除了那时从这个村子里走出去了一个当上府尊的贵人,也没见什么值得考究的事,更与十里八乡其他村子一般,常年受到汉王江水匪与伏牛寨山贼侵扰,乡人日子并不好过!

  直到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大明初建前后,有一男一女两个不留名的盖世豪侠途径此地,正巧碰见一队山贼害人的情形,便不忿而出手,如神人天降利落救下了一村子老幼,因当时下山抢掠的山贼并不多,村子里的百姓担心伏牛寨剩下山贼会来报复,便希望两位大侠留下保护,留侠之名便由此而来!

  那两位大侠自然是没有留下的。只不过救人需到底的道理还是明白,且也彻行,故在离去时,上了趟伏牛山伏牛寨,又找到了汉水水匪的老窝,将山贼水匪剿了干净,算解了这片地区百姓的后顾之忧!

  此后因为少了旱路水路上的强盗恶寇威胁,日子安稳,又是唯一与那两位武功高强的大侠有过接触的地方,着实能吸引人,留侠村发展迅猛,人口渐多,多年前改村为镇,才有了今时今日的留侠镇。

  眼下这座双侠祠所在,便是当时那两位大侠起初现身杀贼处,等后来他们剿灭了山贼水匪离开,村民有感恩德,便自发筹资在此为他们建庙立祠,又因不知那两人名姓,故而便直接取名双侠祠。

  而谢渠由来,也与那两位大侠有关。说是那时谢渠无名,但因双侠路见不平,挺身杀寇,滚滚山贼血将这渠水都染红,数日方褪,便有了血渠的称呼,不过“血”字终究不吉,便取了谐音“谢”字,另一方面也是敬谢当时双侠的侠义侠行!

  虽时隔三十年,不过双侠祠的香火倒还算旺,时有镇民进出上香。

  在庙里庙外转了几圈,察觉已快到晌午,火劫将至,考虑如今双劫发作时痛苦大减,无需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