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4章 决战阳翟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在寿春呆的并不安稳,手中可用之兵已不足二十万。

  徐州已无可调之兵。

  刘备称王后所任命的徐州刺史陈珪已挡不住从青州南下的徐晃、法正军团,退至广陵,等候刘备的援军。

  若不是泰山猛将昌豨在东海奋力抵抗,恐怕陈珪都没命返回广陵了。

  谋臣陈登建议刘备前往许都,请旨会盟,共拒刘琦。

  请旨就是个过场,皇帝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

  但会盟是有必要的!

  现在他与曹操,任何一方都无力独抗刘琦,就算是分开来各自抵挡都难以建功。是时候商议一下合兵一处,以刘协之名与之对抗。看看能不能唤起一些忠汉之士共同抵之,以扭转现在被动的局面。

  虽然刘备的地盘被急巨压缩,但相对曹操正面与刘琦的主力部队抗衡来说,他要轻松不少。

  郭嘉、周瑜、诸葛亮、太史慈个顶个的强人猛将又如何?终归隔着江水天险。

  江水是公平的,他能给江东提供天然的屏障,就同样能为江北提供保护。

  一帮水上牛人,在强大的骑兵面前,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刘备能够在群雄纷争的汉末乱世中立足,抗袁绍、追袁术、灭孙权,主要依仗的还是手中有战马与骑兵。

  虽然他在江东称王,但他的主要依仗却依然保留在江北。

  刘琦在江东投入兵力达三十万,而在颖川战场的直接兵力就已达三十万,兖州以北及东边有二十万。总兵力达八十万之众。

  估计也是倾巢而出了吧?

  刘备留在九江前线的依然有二十万兵力,加上徐州及其他零散兵力,估计也能凑出个三十来万。

  曹操的主力几乎都还算保存完整。

  两军相加,弄个百万大军还是可以的。

  只要运筹得当,以点击面破了刘琦的攻势,说不真的可以来个大反转。

  前提是,曹操刘备必须不计得失、齐心协力才行。

  这一次结盟,关乎生死存亡,两方首脑有必要碰面。

  开元二年(204年)九月,刘备备礼亲往许都,参拜“天子”刘协。

  “天子刘协”在皇宫群臣面前尽表曹操、刘备二王之功。魏王曹操官拜丞相,吴王刘备官拜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天子”下旨二王合兵,共伐“叛贼刘琦”。号令天下有志之士加入“讨叛联盟”,听从二王调遣,共诛刘琦,复汉室荣光。

  当然,这个“天子”是肯定不存在的,这不过是曹操、刘备商议出来的对策罢了。

  只是,这时候刘备的全力挺曹却来得晚了一些。

  如果一开始刘琦指责曹操谋害天子他就就站出来坚定地站在曹操一边,以此为由申请封王,估计曹操也不会拒绝。

  那时候,天下舆论仅曹操、刘琦针锋相对,百姓士族都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如果加上刘备的声望,曹操还真有可能混淆黑白,占据主动。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