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衣带诏 二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十八,长安讲武堂宣布正式成立。吕布任第一任院长及骑兵战术讲师,刘表为兵法理论讲师,蔡邕为文学老师,史阿为短兵器实战老师。其他师资后续调整补充!面向刘琦手下将领的后代和治下的优秀百姓子弟招收学员

  第一批开学的是刘琦手中的核心班底中的将领,关羽、赵云、典韦、高顺等统帅、战神在列,诸多回长安的谋士也参加旁听。

  这其实就是一个幌子,院长吕布和几大讲师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讲堂过。说是授课的是刘琦和几大谋士。

  哪有什么授课?

  其实他们就是聚在一起研究对蜀中用兵而已。

  十二月二十日,刘琦正式向益州刘璋宣战。并对外声称亲征。

  当然再详细的如什么时间出兵,从哪儿进攻,出兵多少这些军事秘密就不可能对外公布了。

  刘琦召回的核心班底,其实没有在家呆多,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特别是荆襄的几位大佬钟繇、贾诩、郭嘉、王安,在讲武堂开学的第三天就返回了荆襄。

  高顺也回了并州,赵云、国渊回了姑藏……

  只有关羽、周仓因为北地路途遥远,且天寒地冻不利于返程而暂时留在了长安。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初六,刘琦带着神刀卫和白马义从共六千人南下武陵,准备接手荆南甘宁的水师,由长江水道逆江而上,进攻益州。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二十日,国舅董承以自己寿辰之名,宴请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太医吉平及卫尉马腾等人频频到府中引酒。

  席间董承突然痛哭流涕。

  众人问之为何。

  董承从怀中取出血书一封传与众人“董某承陛下隆恩,以为高官,却不能解陛下于囫囵,又不能诛窃国之贼,视为不忠也。今还在此与诸公饮酒庆生,而忘天子之囧,视为不义也!故念之而泣。望诸公一睹陛下亲书,而共谋一策,还天子国法……”

  那是一张绢帛上以鲜血写成的召书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据董承说,这份密诏是去岁董贵人召其父入宫时所赠的玉带中所携带的。

  由于曹操在宫中耳目众多,当时见着董承的天子刘协与董贵人并未明示玉带中有诏书,董承一开始并不知情。

  直到某日董承宽衣解带准备睡觉时,一丝灯花卸落于带鞓上,烧着背衬。董承顿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