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百七十章 “丰收”在望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在陈际帆眼里,这里虽然繁华,但各种设施还很原始,街道狭窄,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白湖农场开发指挥部”的牌子不是很醒目,在白湖镇边上一个临时搭建的房子边上挂着,边上的油漆都有些开始脱落了。里面的设施很简陋,几张办公桌,一部电话,对面还有一排木制长条凳,很难想象这里就是组织、指挥几十万难民垦荒的心脏部门。

  陈际帆在农场开发总部办公室等了很久,才等到刚刚从田间地头回来的一身是泥的沈宗翰教授。沈教授看了他一眼,没有接他的话又接着说:“经过农民辛苦的劳动,终于在夏季六月左右收成了一部分早稻,也就是10万亩左右,由于土地刚刚开发,肥力还不错,亩产800斤左右,但是这仅仅只够农民下半年的口粮,没有剩余作为军粮。再有十来天,晚稻就要秋收了,以每亩800斤算,可收上来二亿四千万斤(亿)粮食。”

  陈际帆对这些很外行,二亿四千万斤粮食是多少他也不是很清楚,只觉得这是一笔很大的收成,正待想庆祝,可接下来沈教授的话就像一盆凉水把内心的激动浇得影都没有。

  “陈师长先不忙高兴,不要忘了,我这里可有四十三万张要吃饭的嘴巴,二亿四千万斤粮食听起来是很多,可以平均到每个人就少得可怜了,平均每个人也就是560斤的样子,如果变成大米的话,还会更少。一年两季下来,如果风调雨顺,抗旱防涝措施得力,保障到位的话,也就是每人1200斤左右。军粮也不是不能征收,但是量绝对不能太大,否则这些农民干一年下来,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干活?”

  陈际帆感到很失望,沈教授说的句句是实情,四十多万人要吃饭,会消耗多少粮食?但是没有多余的军粮,部队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实力就不可能壮大,就不可能给鬼子更大的打击。

  沈宗翰看到这个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年轻将军像只霜打的茄子一般,不禁莞尔,他感觉应该好好安慰这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一番。

  “陈师长不要气馁,就是这样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你的气魄,一年下来已经解决了四十多万难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功在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千秋的巨大成就啊!自民国以来。中国的军人,要么位高权重最终成了一方土皇帝,只知道盘剥百姓、竭泽而渔,不知休养生息,要么就只会打仗,民生一概不知。殊不知我泱泱大国,只有解决好了百姓的吃饭问题,才能奢谈其他。这四十万黄泛区来的难民本来过的好好的,蒋委员长一纸命令炸开了黄河,这本来应该是中央政府的事情,可是你一个年轻的将军,竟然如此关注民生,了不起,了不起啊!”

  “哎哟沈教授,您快别这样,这一年我都做什么了,我们什么都没做啊,就连来这里看看都没有,真正了不起的是您和金教授、邹教授,还有您的学生们,没有您们在这里辛苦工作,哪有现在这个收成,请接受我的敬礼!”陈际帆说完真的敬了一个军礼。

  “陈师长,客套话就不多讲了,我们虽然在这穷乡僻壤,但贵军的事迹还是多少知道点的,这一年来,‘神鹰’独立师在您的领导之下,屡次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收复了多少国土,解救了多少受难同胞,蒋委员长的那些部队,要有一半能赶上,中国何至于如此。”沈宗翰说到后来有些痛心。

  陈际帆觉得有些冤枉老蒋了,日本鬼子绝不是那么好打的,老蒋现在能保住现有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还指望他反攻?他也没这个实力,就算有这个实力,恐怕也没这份魄力,再说老蒋心里还装着共产党呢。

  “中央政府也有它的难处,我们能做一点是一点吧,为国家分忧,也为生我养我的同胞谋点福利,作为军人,这是天职!”

  “说得好!”沈宗翰教授不禁拍手称赞,“对了,话题扯远了,陈师长,难道您不想知道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吗?您就不想知道有什么措施可以改进吗?”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