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2章 绝不姑息!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2章绝不姑息!

  PS:本章已经修复,可以订阅了!

  某位极其不要碧莲、以其满脸麻子、日射兔子三百只而著称、赤果果的喊着“勿为蒙、汉所学”、极度讲究满、汉大防但是却又被一众包衣奴才们大肆吹捧、妄想跟赢胖子、李二、朱重八竞争千古一帝名号的糠稀剩煮皇帝表示:“大清之患,不是鳌拜也不是三藩,而是大清朝堂上的诸位臣工,你们烂一点,外面就烂一片……崇祯皇帝还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看着你们呐!”

  这位剩煮皇帝甚至指天划地的喊着“索额图,你是我大清的千古罪人呐!”

  虽然朱皇帝并没有效仿麻子哥怒斥群臣的兴趣,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朱劲松朱皇帝其实倒也认可麻子哥的一部分言论,比如说:“伱们烂一点,外面就烂一片……大明才亡了几年呐,都忘啦!”

  大清这才亡了几年?

  甚至于,大明百姓连吃饱肚子都还是这几年的事情,结果大明就出现了这么多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朱皇帝心中越想越不爽,再望向曾诚和刘鹤鸣的目光中也带着不爽:“京察年年查,御史台年年查,锦衣卫和东厂也年年查,结果就搞成了这个熊样儿,你们谁能告诉朕,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曾诚和刘鹤鸣很想说不知道——正如朱皇帝所言,大明的诸多制度不说是完美无缺吧,起码也是总结了历朝历代的诸多教训,其中还有很多是朱皇帝特意搞出来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新玩法。

  比如说农会。

  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农会的出现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宗族的作用,不同的是宗族代表的是一族一姓的利益,而农会代表的是一个村庄的利益,而且农会又不像宗族一样能够动用宗法私刑。

  可以说,农会既是朝廷解决王权不下乡的工具,同时也是朝廷控制乡村的耳目和触手。

  只是如今连农会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这么说吧,如果仅仅只是要对朝廷的文官体系和武将集团动手,其实这事儿并不算太大,哪怕就是把那些作了大死的商人也都牵扯进来加以清算也同样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但是如果把农会也牵扯进来,那么涉及到的可就不是几百人几千人的问题。

  洪武年间大名鼎鼎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全部加在一起,牵扯到的人数也不过是九万余人,其中空印案被杀约一万人,郭桓案三万余人,胡惟庸案三万余人,蓝玉案约两万人。

  如果朱皇帝现在要把大明朝堂到农会全部清洗一遍,牵扯到的人数甚至会直接超过四大案的总和!

  只是曾诚和刘鹤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劝着朱皇帝大动干戈?

  且不说犯了事儿的那些人里有没有自个儿的亲朋故旧,就算是没有,一想到十几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