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一章 九法流变 立意高下_问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几千几万年才能脱身,也有绝顶人物,就此糊涂掉的。故而轻论天人法度,有口无心也还罢了,一知半解,信口开河,实是取死之道,主上慎之!”

  余慈闻言,没有反应,但他也没有糊涂。

  相反,他正有悟于心,只是与幻荣夫人一样,需要再做整理。

  性相之法则,细思来确实如幻荣所言,很有可能是各根本法则沟通化合所成。

  要知那“平等珠”,其前身,不正是十法界中的“缘觉法界”么?

  诸般根本法则化合,才是正理。

  余慈再结合自己在天地法则体系最高层的“见识”,明白过来:

  所谓“天人九法”的名目,真的只是名目而已。

  可以这么说,这九个名目,只不过是根本法则在古往今来、无边无际的不可计量范围中,选择出来的,相对稳dìng的九个规则。

  其实就是对“真实”的某种近似解读。

  每一项规则,也许都有多个“近似”,也都会与其他规则互通,生就无穷变化。

  拘于一项,锢于一时,都是很容易造成误解的。

  倒是在真界,由于是巫神创立,将天人九法经过了一番解析阐释,固化下来,应该比域外星空中所显示的,相对更明晰,也更僵硬。

  这桩疑难,算是通达了。

  他由此也明白,当年以三方虚空法则为基,分流划立的解析结构,其实还是错了。其中颇有许多重叠芜杂之处,更有许多疏漏。

  还是以“天人九法”为根本,溯源分流,形成一个完整结构体系,才最理想。

  此念一生,封印的海量信息,再次蠢蠢欲动,万魔池上乱起波涛,由此带动整个心内虚空,都是风雨交加,霹雳横飞。

  唯有承启天百亩之地,半边云楼树枝叶伸张,温润如玉,支起一方天地,无数符纹流转其上,随着风吟道唱,将泠泠清音,洒播四方,任雨声、涛声、雷声,均不能掩盖分毫。

  虽然心内虚空异象纷呈,余慈却只将心力注入到解析之中,重新铺设结构。

  他只是重新扎个架子而已。

  这是个大工程,还需要将之前已经归拢好的,重新再转移到新体系中,真不知还要多少年,不过在此过程,但可以顺势解封大量信息,那也就是新的力量。

  刚做完这一qiē,薛平治的呼声入耳:“道友?”

  余慈的“沉思”状态还是过了头。

  他和幻荣夫人论道,虽都是心念沟通,千言万语,都在一瞬,但体会把握的时间是没法打折的,而且心内虚空的摇动,终究是泄露了一些气机。

  由薛平治看来,余慈听闻罗刹鬼王的图谋,深思熟虑也就罢了,到后来甚至是神游天外,内外感通……

  何至于此?

  还好,这时,余慈快脱离“沉思”状态,迎上薛平治的视线。

  薛平治仔细打量他一番,问道:“道友或有所得?”

  如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