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八章 深挖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义利”的支持下,有了稀罕的俏货,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后。

  不但附近居民和本厂工人,对“北极熊日夜食品商店”的“粉丝值”直线飙升。

  许多路人也成为了商店的义务推销员。

  他们自觉自愿地把这里有“巧克力威化”和“酥糖”渣滓的消息四处宣扬。

  甚至不惜劳苦,亲自给同事或邻居们引路,带着旁人前来购买。

  于是几天以来,商店的名气和口碑不但传扬了出去,销售额和利润也与日俱增,

  账面一下飞跃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水平。

  优秀到什么程度呢?

  最差的一天,销售额也不低于三千元,而利润竟然高达一千五百元。

  对半开的利润啊,这简直可以称之为百货零售业里的奇迹了。

  要照这个路子维持下去,那一个月的毛利就是四万五啊。

  不用问,这个店绝对开值了。

  因为“商店组”,用差不多同样的人数所创造出来毛利,已经大大过“零售组”和“制作组”卖糖葫芦时的最好月份儿了。

  真要是全年算下来,那光商店这块儿,差不多就能有三十万的净利呀。

  这都赶上一个上百人,红红火火的小厂了。

  于是在开业两周之后,水清终于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有了这样美好的远景,她感到一场辛苦终于没有白费,身上的压力大为减轻。

  要按她的想法,这就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商店满可以稳扎稳打,正常展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奢望的好事。

  顶多就是看看,能不能再跟局里所属的其他兄弟厂联络一下,继续挖一挖打折促销品方面的潜力了。

  可没想到她的想法,说给洪衍武听,却被丈夫笑话了。

  洪衍武说她是小富即安,思想上太麻痹大意了。

  因为商场上的生存环境,其实最严酷不过。

  只要脱离开计划经济,一朝兴一朝败就会是常态。

  不说别的,像过去物资短期的年代,“三转一响”的企业一直是香饽饽。

  可经济进入良性展后,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就开始饱和了。

  这才几年啊,除了自行车还行,其他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了,效益全下来了。

  已经有不少厂子入不敷出,持续亏损了。

  以此类推,今后商店也会是一样。

  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满足于现状,全指着“义利”可不行。

  人家现在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帮你一时也不代表要帮你一世,真有一天货源断了咱么办?

  何况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

  就像现在大家买肉都买瘦肉,不再青睐“鹤顶红”一样。

  如果有朝一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看不上这些“残货”,甚至都不再喜欢巧克力了又该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水清还忘了,人家不是专门生产“残货”的。

  即使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