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天儿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嫌他添乱。

  于是洪衍武完全可以叼着烟卷儿,手拿报纸杂志,摇着蒲扇,翘着二郎腿当他的大爷。

  这时候自然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候,只是太过幸福也会泛起不真实的感觉。以致于他坐在院里感受微风,但心神却往往会从手里的书报漂移开。

  最终不是看着屋里的“糖心儿”在忙碌的身影,就是望着“太平花”的枝条在自己面前来回摇晃……

  到了晚上,如果决定去跳舞。晚饭也是不必在家吃的。大可以等到边建功的汽车喇叭在外响起,他们一起去外面吃。

  先接陈力泉,再接苏锦,就在西四周边解决。

  像苏菜名店“同春园饭庄”和有“开国第一宴”之称的淮扬菜馆“玉华台”,都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然后再不拘去哪一处的“啤酒花园”享乐。

  如果赶上边建功忙也不要紧,大家尽可以多等一会儿,大不了就凑合吃顿西式冷餐呗。

  虽然不甚可口,都是些三明治、披萨、蛋糕、香肠、水果、土豆泥、冷酸鱼、蔬菜沙拉之类的东西,但偶尔开个洋荤图个新鲜也是可以的。

  他们并不会玩儿得太晚,洪衍武和陈力泉毕竟得早起。所以大致夜里十点左右也就会离开了。

  这个时间,工人民兵肯定早已经上街紧密巡察了。但托边建功的福,是绝不会有人拦车查问的。

  总之,车接车送,美酒飘香,霓虹灯下,轻歌曼舞。这种滋润,绝对超越共和国的发展不止十年。而这些出身市井年轻人也绝对是走在“院派”的前头,率先与国际接轨了。

  让谁知道,能不羡慕?快哉!美哉!

  至于第二种生活轨迹,那是天气不好的时候。

  如果连阴天下大雨,除了上班,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囚着,各有各的消磨。

  洪衍武和“糖心儿”还没有孩子可以打着解闷。无非唠嗑、看书、嗑瓜子、看电视、听收音机,没什么可说的。倒是有蝉鸣的天气值得再描述一下。

  “老京城人”习惯把蝉这玩意叫“季鸟”。

  这东西也怪,特别喜欢炎热,天气越热叫得越欢。

  所以但凡一起床就能听见“蝉声”,哪怕天是阴的,这一天也完蛋了。不用问,出门肯定受熬煎,绝对凉快不了。

  像这样天气,尽管洪衍武和“糖心儿”上午还照旧该怎么地怎么地。但一过午是绝对不会再做事的了。

  同时,他们俩和陈力泉的午饭就不去大饭庄子吃了。取而代之是两种更舒心选择,去公园里吃去。

  说起来他们能有这个福气,其实还是得益于民国时期的遗泽。

  想当年,北海公园和中央公园(即中山公园)相继对外开放以后,这两家公园就都有了自己的茶社。

  而且由于各有得天独厚的特色,自打开办起来,就一直生意红火,哪怕建国之后也一直如此。

  “北海公园”的茶社就在琼华岛和北海北岸一带。

  琼华岛北面,东是“漪澜堂”,西是“道宁斋”。这两个院落相连,原是北海茶座当年的两张王牌。

  另外,由于这里的茶社是宫廷里的几个御厨办的,所以号称“仿膳茶社”。

  他们除了卖茶,还经营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保持了一定“御膳”特色,深受食客欢迎。

  1956年,公私合营后升级为“仿膳饭庄”。1978年,“北海公园重新”开放,这里也就恢复了对外营业,成为了可以接待外国游客的定点特色饭庄。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