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耙子队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便能毫不费力地把躲进石头底下或石硼缝里,或躲进海草堆里夏眠的海参翻找出来,并极为熟练地用“鲍鱼戗子”,把藏匿在更狭窄岩石缝隙里的鲍鱼给铲下来了,水平一点不比他这个干了十来年的“熟练工”差。

  而在此之后,洪衍武还找他来商量了一件事。说希望能把所有的“海碰子”分成两队下海。

  本来刚开始,他还以为洪衍武是反悔了,想把两拨人分开自己单干。可没想到洪衍武的真正意思是想让“老刀鱼”带着“三戗子”、“巴蛸”、“虾爬子”、“飞蟹”、“海兔子”在十六米以内的水深作业。然后再让他带着其余的人,专去十六米以外的水深作业。说是这样按下水能力划分海域,可以提高捞捕效率。

  对这件事,他一开始很犹豫,因为他从没见有别的“海碰子”这么干过,硬把大家按潜水能力分开似乎有些瞧不起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另外,要是真论潜水能力,年迈力弱的“老刀鱼”和“海兔子”、“海狗子”、“死尸”这三个初学乍练的人又是怎么算的呢?

  可没想到洪衍武却说,“老刀鱼”经验丰富,带着那五个人,便于帮他们迅速找到海物。另外,无论是“老刀鱼”,还是“海狗子”、“海兔子”和“死尸”,他们都不用下水捞货,只需负责在水面定位和把海物送往岸边即可。这样,捞货的主力队员就能节省不少的体力,只需专心捞货即可。至于新手如何提高能力,在捞捕淡季再慢慢练习不晚。

  听起来似乎是有几分道理,再加上又是洪衍武这个“领头人”的第一个提议,他不好直接驳了人家面子,便抱着可有可无的念头,决定先试试也未尝不可。

  却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得好。“老刀鱼”寻找暗礁,判断水位方面的经验派上了大用场,而那几个新手的辅助作用也不容忽视。结果那六人小队的捞出的海物居然比他们平时增加了近一倍。

  至于他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在深水区捞捕,更绝非简单的加法那么简单。

  过去,由于他多数时间都要带着底下的兄弟们去十几米的水下作业,还得指导新手增长技艺,往往在进入二十米的极深水域时,精力已消耗了大半。

  又因为独自一人,他进入难以视物的海底未免胆寒,所以尽管这片无人问津的海域货极厚,捞出的海物也尽管个儿大,但在数量上却他却比手下兄弟们多不了多少。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在洪衍武的合理规划下,他不但不用再往岸边送货,在水上定位虚耗体力。而且下潜时也有了伴儿。

  这个极度深寒、海货丰美的舞台里,不再是他“大将”一个人在孤独表演了,那两个才登上来的后起之秀大有要撵上他,超越他的架势。

  他们一起干得起劲儿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