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堪比印钞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所经理这样的人,就越迷信关系和后门的作用。你就是告诉他市场上有更便宜的海参,他也不会相信。即使相信,他也会抱有成见猜测市场的东西有假,决比不上有身份的人搞来的好东西。

  甚至洪衍武最后还大胆地做了个猜测,说弄不好到旺季去海边收海参的人,就是倒了一道手,靠吹嘘自己有门路,把收来的海参,都高价卖给像招待所里的这些人了。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听起来极有道理,基本上“老刀鱼”所有的疑惑都能解释清楚,让他深以为然。可沉默良久后,他不觉又复杂难言地长长叹了口气。

  说白了,一是他觉得“海碰子”们在市场门口售卖海参的办法真是错到家了,也傻到家了。白费了力气,却没找到真正的买主。

  二就是他为了社会上的以权谋私,送礼成风的现状甚为不满,可这些人偏偏又是海参的主要需求方,让他没法不别扭,心里也甚为矛盾。

  三来洪衍武的惊人见解让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他分明已经预感到了,只要有洪衍武,今年这个夏天,弄好了能顶他过去干上好几年的……

  能想到这些,“老刀鱼”的确算是个明白人。可尽管如此,当天晚上洪衍武盘出总账后,最终收益还是把他给吓着了。

  由于这次洪衍武并不急着卖,对付买海参的人全然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所以成交价格比昨天更好。

  算下来,二十来斤五十头的海参居然是以均价四毛五一头出手的。近四十斤的三十头海参则卖出了八毛钱一头的高价。所以这六十余斤海参竟然变成了一千四百七十余元。

  如果刨去进货总成本八百一十六元、订制工具额外贴补的九十块钱和十斤粮票,那么净得利有五百六十余元,这还不算白住五天的房钱呢,而且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啊。在“老刀鱼”看来,这都赶上印钞票的速度了。

  陈力泉和“小百子”自然更是高兴,马上张罗着要再去“海味楼”大吃一顿。还说明天让“老刀鱼”再多介绍几个“海碰子”。

  可没想到,洪衍武虽然欣然答应掏钱请客,但对明天继续收海参的事儿却大摇起头,说这次也就到此为止了。他的理由是见好就收,赚钱不能急于一时。否则要是再这么干一天,那动静就太大了,弄不好就该引起别人的怀疑了。剩下的几天,大家索性一起上街逛逛,把物资补足,就专等工具到手了。

  洪衍武的话让陈力泉和“小百子”迅速冷静下来,他们想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有点脑子发热了。对洪衍武的决定别无二话。

  特别是本想规劝一二的“老刀鱼”,对洪衍武更是满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了。洪衍武的见识、能力,以及老成持重都深深折服了他,至此,他也和陈力泉、“小百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