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八六章 远虑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振把夏成德设想的两个方案全都否决了,同时自己又向他提出了两个方案,供他选择。

  一个是,干脆直接修筑一个突出于西门之外的实心棱堡炮台,也不必修什么瓮城了,单纯就弄一个突出城外、可以保卫城墙的棱堡即可。

  要是愿意在棱堡下面开个门洞通道,那就开它一个,若是不愿意,直接就堵了西门,弄一个棱堡炮台了事。

  第二个,则是棱堡式的瓮城,其中突出城外顶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大的楔子形炮台,后面则是两面夯土砌石的墙体相对夹峙而成的狭窄瓮城,里面可以适当驻兵,择时出击。

  第一个只能防守,但是更加简单实用,也好修筑。

  第二个稍嫌费事,但是胜在攻守兼备,可以进出。

  杨振本人当然更倾向于前者,能守住就好了,而且在满鞑子围城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考虑从西门出击。

  而且,若是考虑到了夏成德在历史上的表现,那么把西门干脆堵住的话反而更加省心。

  但是,杨振把这两个方案留给了夏成德自己去做选择,反正最后都是由他牵头在西门外建造,而且对于这些将领,也该给他留下一定的自主权。

  杨振从夏成德驻守的西城区域离开的时候,时间就已经过了巳时,到了南门的时候,正赶上吕品奇所部中午开饭,一行人就在南门城楼之上吕品奇的中军所在用了餐。

  这个年代的辽东军中,尽管粮饷问题供应并不匮乏,但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也只是一日两餐,唯有守城作战的时候才是一日三餐。

  不过现在,吕品奇率部跟着杨振出击敌后,所获不菲,所部人马的粮饷储备相比起夏成德要富余不少,又赶上要增修南门外的瓮城,所以其部上下人马,全是一日三餐。

  这一次,吕品奇虽然是最后一个上报本部人马炮械等实力的一支,但是有了之前率队出击的合作,杨振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到了南门以后,杨振直接开饭,也没有检阅吕品奇所部的人马。

  同时吃了午饭以后,下城领着众人,到城外看了看吕品奇对瓮城的选址,听了听他对瓮城格局、规模的想法。

  吕品奇的想法还是算是比较实际,就是准备按照松山北门瓮城的格局和规模,在松山南门外增修一个开侧门的半圆形瓮城罢了。

  这一点,杨振相信他们能做到,而且相信他们不会耗时太久,但是为了将来松山城的防御问题,杨振还是把自己在西门的时候给夏成德提出的第二个方案,说给了吕品奇,叫他作为参考。

  当然了,最终吕品奇会如何做,杨振同样把自主选择的权力,留给了吕品奇自己。

  毕竟,杨振关于棱堡的这些想法,也是拾人牙慧,是他从几百年后的书本上偶尔看到的说法。

  到时候,面对满鞑子的数十门红衣大炮数以千计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