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三章 论1937年打电话有多贵!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祈祷且期待,这便是廖雅权的心理状态。

  寻找张三的任务已经下达许久,然而,由于缺乏身份信息和相貌特征等等内容,整个任务进程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真的,没有年龄信息,没有准确的身份信息,没有相貌特征,没有任何可供搜索的东西,想要在平津地区寻找一个叫张三的人,简直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经过这么久的搜索,任务档案记录上,整个平津地区叫张三的人加起来可以组建一个旅,但这么多个张三,经过仔细筛选和判断,没有一个符合判断标准。

  对张三的判断标准,是廖雅权及所属情报人员根据现有信息分析总结出的内容,一,知识水平,二,气质,三,性格。

  首先可以肯定张三的知识水平非常高,因为,这是一位编撰系统性机械制图标准的学者。

  其次张三一定拥有特别的学者气质,做学问的人,骨子里流传的东西,无法遮掩,无法隐藏。

  最后,在知识水平和气质加持下,对方的性格定然非常特殊,骄傲,自信,且对日本非常敌视。

  很可惜,这一个旅的张三没有任何一位符合上述判断标准。

  现如今已然受到土肥圆严重警告的廖雅权,不得不另辟蹊径,采取新的方法寻找张三。

  这个方法便是进入清华学报编辑部,得到当初张三的邮寄地址和相关信息,再根据邮寄地址和相关信息进行溯源追踪。

  但是,一个问题来了。

  清华园极度排斥日本人,全校学生根本没有一名日本学生,先生和教职工则充满爱国精神,对日本人和汉奸嗤之以鼻,如此情况令情报工作完全没办法展开。

  廖雅权不得不亲自上场,伪造外国留学归来的身份,以应聘清华学报编辑的名义进入清华园。

  “最后,希望这个张三在平津地区,也希望判断标准正确……”廖雅权悠悠来到编辑部面前,一股文化蕴迎面而来,深呼吸一口气,向编辑部里面而去。

  如果这个张三不在平津地区,那将意味着这么久的搜索工作宣告失败,想要清除对方,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判断标准错误,则意味着整个任务出现方向性错误。

  事实上,即便这些条件真的满足,能够找到张三的概率也不超过20%。

  清晨时分,象征着希望的璀璨阳光出现,映照世间万物。

  这边,化身为留学高材生的廖雅权,进入清华学报编辑部,另外一边,余华吃过早饭,往最近的公共电话亭而去。

  作为中华最高等级学府,清华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全国来说,处于先进水平,不仅建立核物理实验室和一大批实验室,还在学校内铺设四部公共有线电话亭,构建清华公共电话通信体系,通过北平电话局可以联系全城任何一处有固定电话的地方。

  当然,这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