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赵忠尧!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这四位大佬,余华只想说一句,卧槽……

  “你好,余同学,我是梅贻琦,国立清华大学校长,这位是我校教授陈寅恪,这位是我校教授闻一多,这位是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今天这次面试你就当成聊天,勿要拘谨畏惧。”梅贻琦面露微笑,身上散发着独属于文人的高雅气质,简单自我介绍一番,提醒道。

  三位大师静静观察着余华,闻一多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引得诸多名校争抢的联考状元,心中充满兴致。

  “校长好,三位教授好。”余华再次问好,行为举止礼貌,眼中透出尊敬之色。

  对于后世身为学渣而言的余华,面前四位大佬完全是传说之中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大名鼎鼎的西南联大,梅贻琦主管西南联大一切事务,闻一多、陈寅恪、叶企孙为西南联大培育出无数顶尖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对于四人的尊敬,既有身份上,亦有贡献上。

  “余同学,你写的那篇《重构勒贝格积分》非常好,寻遍全国高中,能写此文章之人,唯有你。”闻一多笑着夸赞道,身为清华学报总编的他,对于不久之前登刊的余华颇有印象。

  以高中生身份,发表微积分领域的文章,全国仅此一人。

  “闻教授,您过奖了。”余华回应道。

  “余同学,你对国立清华的印象怎么样?”

  简单交流过后,身为主面试官的陈寅恪面露微笑,提出第一个问题。

  听到陈寅恪这个问题,余华思考一番,回答道:“一座顶尖高等学府,改变人生的顶尖平台,安静,严格,蕴含历史韵味,对新事物抱有极大的接受能力,适合做学问,这是我对国立清华的印象。”

  作为1937年时期的民国四大名校,清北复开之中,国立清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最强,远超其他三校,为了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是中外学术界的学术枢纽,历史上泰戈尔等名人,全都来清华访问过。

  北大出来的学生,做官的多,而清华出来的学生,搞学术的多。

  坐在一旁的校长梅贻琦嘴角含笑,静静望着余华,对于身为清华保姆的他而言,余华这番话无疑说到梅贻琦的心坎里去了。

  一句话,舒服。

  如果是普通人,梅贻琦兴许还不会如此,但说这话的人,乃是联考状元的天才学子,余华。

  不同身份的人说同一句话,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吗?毕竟伱我皆知,北大和中央大学都向你发出了邀请,清华给你的待遇,并不如北大和中央大学。”陈寅恪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为了考取庚款留美公费生,前往美国及西方世界,学习前沿的先进知识。”余华如实给出自己的目标。

  “余同学,你应该知道清华庚款留美公费生考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