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0章 【8月24日更新】四爷霸道地投喂_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快更新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而且,他还端着瓷碗,主动舀了一勺姜汤,喂到若音唇边。

  本来吧,若音是有气的。

  看到四爷喂到嘴边的姜汤,气一下子就消了。

  你能明白被喜欢的男人喂汤是什么样的感觉吗。

  尤其是那种处理政事雷厉风行,乾纲独断的帝王。

  平时霸道傲娇的要死。

  突然温柔起来的反差,简直分分钟令人沦陷。

  苏培盛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

  皇上呀,就是性子傲。

  其实啊,心里关心着娘娘呢。

  就这样,若音在四爷霸道地投喂下,将一蛊姜汤都给喝完了。

  最后,四爷还拥着她,在双人卧房歇了一觉,给她暖被窝............

  几天后,便到了八月初,也是秋闱的时间。

  秋闱分三场,每场三昼夜。

  中间换场两次,整个过程需要九天七夜。

  秋闱的第一天,四爷通过关系,拿到了科举的凭票,也就是大清科举的准考证。

  准考证上详细记载着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记等主要特征,监考官拿着现场勘验。

  卷面用浮票填写姓名和坐位号。

  为防止有人代考,需要点名识认。

  点名进场,对其进行辨认,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

  入场前,在门外设序进牌,上面写明牌数、省份名次,以便考生认明随行,听候点名识认。

  点名识认是在乡试的科考进行。

  那些守门的时不时会换一拨人。

  考生只要拿出识认官印结,就可以进去。

  识认官印结一种行政文,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

  这种文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霉。

  识认官就是担保人,其姓名登记在点名册上,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

  算是一种原始的人工人脸识别技术,识认官临场辨别无误后会签字放行。

  万一识认官不到场,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识认官也将被查处。

  对国子监、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也可由其老师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

  而且,不只考生这样,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严查,或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相当于临时身份证。

  这一日,四爷穿了科举特定的服装。

  早年间,考生就必须穿规定服装。

  因为康熙帝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亲自到考场监察。

  那些考生听到皇帝要亲自监察,吓得临时弃考的就有两千来人。

  剩下的考生搜查后,就搜出数十人藏了考题。

  那些考题搜出来后,都能在墙角堆出一座小山来。

  因为有些考生为了作弊,将作弊的试卷藏在衣帽,饮茶的器具当中,贴身衣物里。

  更甚者,藏在糕饼和馍馍,窝窝头里。

  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那以后,但凡参加科举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