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弟六百四七章 于家来人 府衙行宫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衅我们李家皇室。”

  “行宫”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是帝王的临时住所。帝王们有时需要离开都城,巡视全国各地,行宫也应运而生。

  隋唐时期,行宫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仁寿宫变、江都宫变、仁寿宫之乱,翠微宫托孤,都是在行宫中上演的。

  当时的行宫由于帝王们的偏好,充当了临时性政治中心,所以围绕行宫发生的夺权事件一起接着一起,行宫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权力难以分割。

  李治是太子,他也是有权利住行宫的,不过,他不能住皇帝住过的主殿,在侧殿是可以的,你定州府居然将李治给抬出了行宫,随后给他找了一个府衙,这是妥妥的故意给羞辱李治。

  看着气呼呼的李明达,李治笑道:“兕子,这里其实也挺好的,而且出行宫也仅仅是定州府的一个提议,也是我主动搬出来的,毕竟我知道定州府的财政不行,行宫的负荷太艰难了,父皇走了,我随便找一个地方住住就可以,这样可以减轻定州百姓的负担。”

  李治的话语,终于是让李佑感觉到一丝暖心,这才是一个明君该说的话,点点头,李佑道:“这说的没错...是一个好太子该说的话,好了,我们先进去安顿一下,有些事情慢慢的来...我们又不是明天就走,该还的就必须还,不然,都以为我李家是好欺侮的。”

  “嗯...!”李明达欣喜的甩了甩自己的小拳头,一副必须报复的模样。

  很快,在李治的带领下,一行人进入了这个县衙,说实在的,这个衙门其实也不小,黑色三开间大门位于1米多高的台基上。大门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书定州府衙门字样。

  五个大字白底黑字,显得庄严肃穆。两侧挂有一副黑底金字抱柱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

  进入了府衙之后,是一个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的大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过墙门通往东西两路。沿甬道往北是仪门。仪门为三开间门厅,仪门两侧各有一便门,称东便门、西便门。

  仪门是刺史迎送宾客的地方,一般与刺史品位相当或比总督还大的文武官员来衙,刺史要到仪门外相迎,宾主从仪门而入,共进大堂;品位低下的官员来见刺史,只能走仪门两侧的东西便门,文官走东便门,武官走西便门。

  从仪门沿甬道北去60米,便是衙门大堂。大堂南侧有用砖砌成的约13米见方的露台,是官员们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露台两侧东西厢房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房,是对应中央六部而设立的办事机构。

  在大堂正南沿甬道不远处,有一座四柱三顶戒石牌坊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