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九章 密谋造反 别样太子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只是殊不知,李承乾的苦却比任何人都要多,都要重。

  曾几何时,李承乾一直是十分努力,不管是在学业还是在品德上,都让大家十分满意。就连挑剔的朝臣们,也对李承乾赞誉颇多,认为李承乾将来一定会是一位明君。

  但是李世民越来越严苛的教育,让李承乾不堪负重,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等,都被李世民一股脑的弄到了太子府,做了李承乾的老师。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了一段传奇,都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

  但问题是,这些人同时也都是那种十分强硬的谏臣。比如魏征,在朝堂上向李世民进谏的时候,连李世民都能气到想要砍他的头。

  一个魏征,便已经是如此。一堆魏征这样的人,同时盯着李承乾,李承乾的日子,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大臣们,几乎时刻盯着李承乾,完全照着书里作为‘古之圣贤’的标准,来要求李承乾。问题是,书里的圣贤,那都是后人美化过的,现实当中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完美的人!

  以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李承乾。一天两天或许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就算是真正的圣人,也受不了这种生活啊?

  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李承乾的性格,开始逐渐扭曲变态。

  修房子,不行!亲近宦官,不行!李承乾所有的行为,只要不合这些大儒的心意,这些大儒就会拼命去进谏,而且动不动就以死明志,来个死谏。在这种高压生活下,李承乾越发苦恼,身边也没人可以诉说这种苦闷。

  为什么李承乾会宠信一个乐童...宠信称心,只是因为称心会和李承乾说说心里话,谁知道,这事被几个大儒知道以后,几位大儒纷纷上书进谏,最后搞得李世民直接下令,砍了这个宦官。

  后来李承乾太子府内,为其私设牌位,日夜祭奠。

  为什么李承乾这么做,并不是李承乾真的多爱称心,要是真的这么爱,就不会任由称心被杀,其实李承乾祭奠的这些行为的出现,完全标志着李承乾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叛逆的心理。

  在这种生活当中,李承乾也开始思考,自己为何会活得这么难?最后,李承乾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自己最尊敬的父亲,李世民!

  李承乾发现,正是因为李世民对他的要求过高,所以才会导致他的生活,如此的可悲。

  除了这些,还有自己弟弟李泰的原因。

  李泰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年纪大了之后,对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也产生了觊觎之心。而对于李泰,李世民又从来不吝啬赞美之情,这些更是让李承乾感到了威胁。

  亲的严苛要求,以及对弟弟的喜爱,再加上弟弟的步步紧逼,这些都让李承乾的危机感越来越强,时刻担心自己可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