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三章 一诗定全场(求订阅)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甚好...各位爱卿认为如何...!”李世民微微一笑,他对权万纪提出来的解决办法很是欣赏,果然是个好办法,想要证明李佑是不是抄袭,很简单,再正大光明的写一首就可以了。

  而朝堂中的所有大臣,也认为此法很好,这样一来,真假会立即判定,还不会冤枉一个人,马周也是微微点头,认为这个方法是很公道的。

  邵秋生对这个法子也不是很抗拒,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才华胜一个不学无术之徒还是挺简单的。

  所以就在朝廷上的大臣们都同意之后,邵秋生也同意。

  李世民嘴角含笑一副看好戏的面容,跟着想了一下道:“这段时间大唐对外战事凌厉,很多宵小之徒觊觎我大唐,不若你二人就各写一首关于塞外的诗作...!”

  李世民的话说完,很多有心人都大概知道李世民的心思,这是李世民想要对高丽开战的心呀...要不然也不会时时刻刻都想着这件事情。

  李世民有心的看了一下李佑和邵秋生,这个时候李佑躬身道:“陛下,我的字不是很好,可不可以让稚奴帮我一下。”

  “父皇,我可以...!”李治连忙走了出来。

  李世民点头道:“好,你去帮帮你的五哥...!”跟着李世民看着李佑和邵秋生道:“朕给你们一柱香的时间...!”

  “不用...!”李佑看着李世民笑道:“陛下请听这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出塞二首·其一...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词,从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形象生动,随后的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不可谓不强。

  “好...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孙无忌第一时间那是击节赞叹。

  “好...好....好...!”李绩也是鼓掌而出:“齐王殿下好诗...!”

  随后房玄龄,马周,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全部都纷纷拍手叫好,没有办法,这王昌龄的诗,当然是抗打了,一个大唐的小小书生,就想要和李佑这个现代人物相比,真的是太可笑了。

  “这...这...!”

  李佑的一首《出塞》怎么说呢,已经不需要邵秋生再继续了,所有此时的邵秋生也是露出了惊慌的表情。

  跟着就见李世民看着邵秋生厉声喝问一声:“邵秋生,说...到底是说指使你,让你诬陷大唐皇子...?”

  “啊...!”

  ‘扑通’一声,邵秋生膝盖一软直接跪了下来,随后邵秋生是用全身的力气拒绝摇头道:“陛下,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这样的,没有人指使我,我是真的被抄袭的,《寒菊》真得是我写的...!”

  说真的,邵秋生此时还死鸭子嘴硬,就连李治都看不过眼了,就听李治骂道:“邵秋生你嘴也太硬了,事实已经出来了,我五哥诗才还需要抄袭你?

  难道你不用大刑就不说了?”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