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渔业公司【加更】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可以弥补粮食产量的不足。

  这是他之前就提到过的事情,大家也很赞同,因此安排起来十分顺利。

  经过商议,四个镇分别安排了官员。

  左梦庚省事,直接命名为镇长。

  而且每个镇的官员还不止一个人,是三个。分别是镇长、副镇长、财务官。

  对于政务,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每个镇上的大事决议,必须要三个主官商议后才能决定。

  决议方式以投票为准,少数服从多数。而且每次决议的内容,必须形成文件。

  上面要详细记录三位主官各自的意见,以及表决结果。

  这个做法,其实是他模仿的后来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民主集中制。

  这种制度,避免了个别官员的独断专行,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官员意见不统一而造成的效率低下。

  一个决议,甭管对错,在常务会议上必须形成决议。也不管对错,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执行。

  哪怕是错了,因为有详细的会议档案,事后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

  总之,绝对不允许像朝廷里那种互相拆台、牵连日久的情况发生。

  当他拿出这个办法的事后,李邦华、耿如杞目光里满是异彩。

  作为老牌官员,他们当然明白这个办法的好处。

  他们身为官员的时候,可没少深受其苦。要是朝廷里有这种好的办法,又何愁国事颓唐至今?

  不过他们更加明白,以大明的德行,是绝对不可能贯彻执行这种制度的。

  他们更加不知道,这种制度乃是数百年后的政治精华。

  随着四个镇子上的官员上任,各项民生措施立刻开展。

  因为白莲教的破坏,这些地方的百姓饱受荼毒,基本上都家破人亡了。经过统计,尚存的人口竟十不足一。

  左梦庚与李邦华、耿如杞商议后,又征得瞿式耜、张继孟的认可,从左庄那边调集了一万多人,迁居到了这边。

  与此同时,第二团也在梁山集驻扎,负责本地防卫。

  李青山、马应试、张七三人,分别担任了其中三个镇的副镇长。

  作为本地人,他们熟悉本地民情。但他们又没有做过官员,根本不懂行政。所以跟在有经验的人身边,能够学习到东西。

  当然了,过一段时间,他们也是要回临清,去政务学院深造的。

  李青山本来强烈要求加入新军,去打仗。可是考虑他的年纪,左梦庚还是否决了。

  五十多岁的人了,不可能重头学好新军的规章和方式了。

  任七受了重伤,被送回临清疗养。等伤好后,倒是可以考虑安排到水军当中。

  要筹建水产公司,左梦庚再次广撒英雄帖。

  这一次就不再局限于临清,连东昌府的各个家族都接到了他的邀请。

  这个秋天,左庄上的田里再次大获丰收。农场式的管理下,即使是土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也比寻常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