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 领导的人_国企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讨论,大家同意了先从进出口公司进口6000大麦。在虽然才是三月中旬,但旺季马上就到了,厂里地库存也不多了,得尽快想办法进货才行。

  不过就算这样去买回来6000吨,也~500钱一吨,这里就可以省下300万,大家已经满足了。

  对于购买期货的事情,谢经理是非常赞同的,做财务的他也敏感地感觉到这里面的商机,觉得期货这一块肯定能赚一笔。而且到时候就算不赚钱,厂里也能实行现货交割,也不会吃亏。

  徐工对于这种事情不太懂行,不过对于黄云逸提出的澳洲天气可能会出现异常,对大麦的价格影响可能很大,他很赞同,在澳洲一个星期,他到农场就呆了三天,和那里的农场主和农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心里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回来了也建议黄云逸在大麦采购上要早下决定。

  柳经理不懂这些,但是担心去炒期货,会不会违反集团公司的财务纪律,凭他地直觉,这种事情只怕是有些麻烦,做的好肯定没问题,做的不好只怕麻烦就大了。

  谢经理对这方面的规定倒是很清楚,集团公司并没有规定说下属单位不能炒股炒期货,当然肯定是不的。

  不过谢经理认为,啤酒厂现在有个很有利的条件,那就是可以用购买期货是为了套期保值,就算不赚钱,到时候也能现货交割。

  党委会上原则同意购买一定量地大麦期货,但是柳经理让谢经理去向集团公司了解清楚,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就是没有限制,能购买多少的量,要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

  开好了会,谢经理马上就赶赴集团公司了解相关规定。

  下午,柳经理和黄云逸专门去李董那里,提出啤酒厂想购买一定数额大麦期货的想法,李董和陈总倒是同意,只是要他们注意风险。李董也算是从心窝里说话,这样的事情赚到钱了,就一切好说,如果亏损了,或者说是巨额亏

  就不好说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个你们两个要考虑清楚。

  经过几天的讨论分析,啤酒厂最后还是决定购买约莫10吨大麦的期货,不过这也是要分三次购买,如果行情好,后面就接着购入,如果行情不好,肯定得果断空仓。第一次购5吨,估计要600万的费用,上购买6000吨的大麦现货900万地费用,这里就要动用1500元。

  还好前面谢经理已经弄到了200如果能将大麦这个大成本解决,其他的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职工的工资少发一些。迟发一些也没有问题。

  大米一年也只有500不到,涨幅也不会很大,所以现在够用就行,啤酒花也已经老早打好招呼了,这个供应商当年得到过江南啤酒厂地,所以在货款上都是比较好说的,甚至三年钱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