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郭子仪和醉打金枝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个世人皆欲杀,李太白真该死乎?

  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李太白怎会拘泥于此?”

  醉酒之下的李太白依旧是狂傲!

  他用他的傲,掩藏着自己的失落。

  李太白看着天幕上的自己,更多的是有些失落和失意,

  他没想到未来的自己如此狼狈,竟然还顶上了叛贼的称号。

  幸好有郭子仪搭救,也幸好还有挚友杜甫记得自己,河南杜少陵,看来要好好认识一番了。

  但是,在权贵们的眼中,尤其是李隆基的眼中,李太白不过是一个粉饰太平的诗人,用来替自己撰写文章的戏子。

  大部分人都不在乎李太白的遭遇,就连唐玄宗李隆基也说道,

  “郭子仪,是我本朝忠臣,天幕就已经证明了一切,朕必重用之。”

  只有颜真卿,张巡上前安慰了一番,李太白也只有强颜欢笑,随意扯了个话题遮掩了过去。

  但,他是超脱于俗世的谪仙人!

  他不是没有痛苦过,只是他的一生把苦难和自由分得很开,

  他从来不拒绝接受磨难,但是也从来没有丢失过自由浪漫,永远一派天真烂漫,无所拘束。

  李太白即使到了暮年,历经磨难仍不改初心,写的诗依然畅快不羁。

  李太白心中暗道,

  “他人的命运足以凭借天幕改变,我李太白何尝不是如此?”

  随后,天幕之上的内容继续快进:

  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

  唐肃宗去世后,唐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担心郭子仪等老将影响力大,多次离间和陷害他。为表忠心,郭子仪将唐肃宗所赐诏书全部呈给唐代宗。

  公元前763年,吐蕃进攻唐朝,程元振却不报告。

  长安百姓和官兵纷纷逃离。

  在这危急关头,郭子仪率寥寥数骑进行反击,与其他将领合作,共同对抗吐蕃,最终收复长安。

  唐代宗回到长安城后,赐予郭子仪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当年十月,吐蕃又攻入关中,占据奉天、武功,整个京师为之震动。

  代宗急令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郭子仪长期闲居在家,出征时仅随行人马二十人。

  吐蕃二十万人,布营数十里,已渡过渭河,直逼长安。

  似乎要重演当年渭桥旧事!

  不久吐蕃攻入长安,代宗出逃。郭子仪率军前往商州,在商州招集逃亡士卒,得四千人,军势才稍为旺盛。

  他从蓝田出发,虚张声势,夜间点燃无数火把,吐蕃以为唐军众多,惊惧弃城而去。

  郭子仪进入长安,京城这才安定。

  代宗从陕州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说:

  “我早没有重用爱卿,才到了如此地步。”

  公元前764年,仆固怀恩叛变,劫掠百姓,引诱吐蕃等势力攻打唐朝。

  郭子仪挺身而出,集结兵力,收复失地,安抚叛军归降。

  多次抵御外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