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一检点,兵不过一千三四百。

  收拢部分逃散的溃兵后,勉强恢复到两千,交到了杨宝手里。

  杨宝又得太尉王衍许可,从南下洛阳的流民中募兵千人,将员额整到了三千,也算是一个小军头了。

  度支校尉产生于曹魏时期,最开始的名字叫“司农度支校尉”,秩比两千石,主管军事屯田以及屯田所得的军粮调遣。

  屯田地方不一,因此包括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在内的官员皆由中央派出,管理屯田。

  杨宝以及他的前任陈颜,严格来说都是司州度支校尉。八王之乱后,屯田丧失,他们更多的任务变成了转运漕粮。

  比如,之前作乱的陈敏就曾经上疏:“南方米谷皆积数十年,时将欲腐败,而不漕运以济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

  朝廷从之,以敏为合肥度支,又迁广陵度支,令其转运南方粮谷进京。

  到了张昌之乱,“敏请合率运兵”破贼,最后一举剿灭石冰、封云之辈。

  也就是说,度支校尉手下的兵,其实已经变成了“运兵”。

  杨宝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荥阳、陈留段漕运,将其他地方输送过来的钱粮绢帛及各类贡品,接力运回洛阳,完成“最后一公里”。

  “君侯来了。”有人小声说道。

  杨宝等人立刻收声敛容,默然肃立。

  待邵勋的身影出现时,齐齐躬身行礼,道:“参见君侯。”

  “无需多礼。”邵勋笑着摆了摆手,与各人温和地打着招呼,待看见杨宝时,一把拉过,笑问道:“兵募齐了吗?”

  杨宝是来募兵的。一般的新人还看不上,主要收拢溃兵,以及流民中敢打敢拼之辈,以充实运兵编制,更好地转运钱粮,省得老是向地方郡县借人——运粮的活计,现在是越来越不安全了,而且运兵经常被拉去洛阳打仗,一般的人真无法胜任。

  “尚未募齐。”杨宝答道:“石勒、王弥寇兖州,漕运有些不太通畅。待到四五月间,外州钱粮入京,恐不利也。不知君侯……”

  “到这边来说话。”邵勋招了招手,来到一处僻静之地。

  杨宝跟了过来,低声道:“君侯,漕运还是要保一保的,不然洛阳恐陷入饥荒,于君侯大业不利。”

  邵勋微微颔首,道:“说说你的看法。”

  杨宝也不怯场,直接说道:“君侯可知钱璯杀陈丰之事?”

  邵勋摇头。

  船运物资,也比车马运输快多了,成本还极其低廉。

  调兵、运粮速度快,成本低,很多时候意味着你多出来大量部队。

  其实何止曹操。

  朱温以汴梁起家,后来攻取徐州等地,将唐朝在河南的三条漕运路线掌握在手中,利用四通八达的运河,东征西讨,十余万汴梁禁军的威名响彻大河南北。

  曹操的老巢在许昌。

  朱温的老巢在浚仪。

  这個选址,不是没有原因的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