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月票加更9)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唱道:“人之处世兮谁不贪荣,倏归泉壤兮天地何平……儿女泣血兮号天叩地,尘埋金玉兮永镇桑梓。”

  鼓吹手再度演奏。

  鼓角之声响彻天地间,回荡不休。

  邵勋一一扫过无数新坟,高声道:“大丈夫存身天地间,有所为有所不为。南渡苟安,风花雪月,非我愿也。仗剑屠贼,护卫桑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乃我毕生之所愿。尔等若有灵,当助我!”

  说罢,抽出一支箭,折断于新坟前,道:“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清风骤起,奠币随风起舞,呜呜咽咽,绕其身周。

  整个收敛、安葬、祭奠的行动一直持续到了五月底。

  诸县无令长,但豪强父老纷至沓来,拜见鲁阳侯。

  邵勋抽时间与他们一一交谈,择其优者充任县吏,甚至安排了几个小士族出身的上佐,待太守卢志上任后,即行文朝廷,请求授官——刺史、太守、县令可以征辟属吏,但无权安排州郡县上佐。

  空缺出来的无主之地,主要拿来安置银枪军将士的家人。

  他们算是半募兵,吃粮当兵。理论上来说,无需给其家人分地。

  但理论归理论,实际上还是要分的,哪怕少少分一点,一家二三十亩,由家人耕种,也能令其生活好起来。

  如此一来,银枪军士卒的生活水平,在襄城这一片应该是相对不错的了。

  这项工作,邵勋交由卢志、毛二领头,襄城诸县官佐配合,花上三四個月的时间,一一安置完毕。

  与这项工作一同进行的,还有阵亡士兵的抚恤以及香火祭祀问题。

  “战殁将士有子嗣的多吗?”离开襄城郡的路上,邵勋问吴前。

  这摊子事,一直由老吴在管。

  “大部分已经成婚。”吴前的两鬓已经一片斑白,身后跟着几个子侄辈,特意带过来在邵勋面前露露脸的。

  “有子嗣的却不多。”吴前补充道。

  “如果没有子嗣的话……”邵勋沉吟片刻,道:“我拨出一笔钱,你找找战殁将士的亲族,想办法过继一个,令儿郎们在九幽之下,亦能得享祭祀。”

  “诺。”吴前应道。

  这个事非常繁琐,耗时漫长,还需要到处跑,与人磨嘴皮子,甚至遭受白眼。

  只能由他去办了,反正他也不怕别人说什么。

  “最麻烦的是府兵。”邵勋说道:“嗣子一定要找好,地就不收回了,由嗣子长大后继承。你定期去看一看,若有人侵吞这些土地,由本村、本防府兵出人,抓捕定罪。”

  如果是一个正常运行多年的府兵系统,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

  历史上府兵在北魏末年出现雏形,东西魏逐渐发展,北周最终大成。理论上来说,朝廷赐予府兵的土地,在府兵老死或战死后,要由朝廷收回。

  但实际操作中一般不这么做,而是在府兵的子侄辈中挑一人继承。

  如今初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