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朱瞻坤嫡系都会遭到清洗,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清洗。

  朝廷之上,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官员,在经济上是有问题,经不住查的。

  陈文廷和陈进儒不想坐以待毙,垂死挣扎一下总是要的。

  但现在二陈发现,如果他们再闹腾,可能等不到朝廷的清洗时间,现在就会被杨清源当成鸡给杀了。

  其实和二陈这般想法的人有很多,无论是曹守正还是李宏毅在朝堂上都是一棵参天大树,其下有许多依附于他们的党羽。

  有个伟大政治家引述过一句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官场其实就是政治派系的角力场。

  即便是大周的官场相对清明,但依旧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不考虑常朝和大朝会,不少官员,甚至没和朱瞻坤这个刚登基的皇帝见过几次,更有甚者可能私下都没有见过朱瞻坤,谈什么忠君。

  今日,如此激烈,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想自保而已!

  二陈哑火了,但宋问严没有,他不是二陈这样的纸老虎,他虽然迂腐了一些,但刚直不屈。

  “杨清源,你这个不忠不孝之徒!弑杀君上,你还敢问要什么交代?交出兵权,回府静思己过,听候朝廷发落!!”

  事实再次证明,脱粉回踩,比黑粉还要可怕得多。

  这位宋问严原本就是杨清源的铁粉,现在开口就要杨清源的命。

  这个时候要杨清源交出兵权,静思己过,听候发落,就等于让杨清源引颈就戮。

  虽然宋问严这个说法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但确实是不少人的内心想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严惩弑君者,这是基本的政治诉求。

  看着宋问严真诚无惧的目光,杨清源知道宋问严,这个人是虽然思想守旧,政治上拙劣,但是个君子。

  “朱瞻坤死,虽诸公含怒而来,本侯可以理解。但本侯问一句,当日天子冤杀于大学士之时,诸位正人君子何在?!天理公道何在?!”

  杨清源此问,让含元殿中含怒质问的一百多名官员们微微安静,原本如鼎沸的气势也是微微一滞。

  当时为于延益发声的人里,有站在殿中眼睑低垂的右都御史,都察院正程青松,有正闭目养神的左都御史李蔚光、协助杨清源谋反的左佥都御史李寻欢。

  而二陈和宋问严身后的大多数人,当时不仅没有为了所谓的公理正义站出来,而且还是于延益冤案的推手。

  此刻之所以站出来,一是为了自保,希望能借助众人之力,来斗倒杨清源,二则是因为杨清源的弑君行为,践踏整个朝堂的秩序,无论是宋问严这样的心怀道义之人,还是浑水摸鱼之辈,都会下意识地想要惩戒!

  而且,朝堂上有个潜规则——法不责众。

  对于大部分来说虽然不忿杨清源的行径,但绝对没有非要和杨清源过不去,不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