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王莽的时代来了_大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直接下诏。

  “打,给朕往死里打,从定襄出兵……”

  “卫青你拿着朕的虎符直接去调兵,然后随便打,自己发挥。”

  “什么,钱不够了?丞相,你就不用做什么方案了,直接给朕去大司农那要来十个亿去给卫青送过去。”

  “什么?马又不够了?丞相,你给朕去太仆那整来10万匹马,去给卫青,霍去病,刘瀚送过去。”

  “什么,大司农说国库没有钱了?这样吧,丞相,你给朕去把盐铁收归国有,每地设一个大汉国企,各地年底给朕交四千万的利润。”

  “都给朕好好干,朕给你们封侯,丑话说在前面,干不好就杀头,朕大发慈悲,不杀头也可以,交钱赎罪吧……”

  这一套下来,丞相更像是跑腿的了。

  而且,在元狩五年,汉武帝新设置了一个官职为“司直”,他的官方解释为:“掌佐丞相举不法。”

  名义上是丞相的助手,实际则是监视丞相有没有徇私枉法的举动。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加重内朝的权力,尚书的职权开始不断变大也始于汉武帝。

  不过,这个官职并非新增设,它原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文书,属内朝官。

  武帝开启了以宦官出任尚书的先河,宣、元二帝继承了这个制度。这些人常伴皇帝左右,很受重用。

  提高他的权力就是为了排挤丞相、御史大夫,将政事揽于尚书治下,有了皇帝这个靠山,尚书的权力越来越大。

  到了后期,尚书令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

  他们可以制定政策和规章,决定官员的任免和晋升,管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外交事务,以及管理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务。

  到了武帝的年代,相权原来手中的“干不干的建议权”,“怎么干的布置权”,”由谁干的建议权”被拿走了,只剩下了“拿图纸干事的实施权”和“干没干好的监督权”。

  而尚书就获得了大部分这样的权力。

  汉武帝还弄出了领尚书事”这个官职,由自己的亲信内朝官担任,可以是宦官,可以是大臣,他信任谁就让谁干。

  丞相的决策权就大幅度削弱了,一般由所有内朝官讨论后,由“领尚书事”的内朝官向皇帝汇报提出意见,由皇帝拿主意。

  有点类似于大明内阁的雏形。

  武帝死后,皇权通过“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个一连串的头衔,过度到了霍光手上。

  大司马“兼官”的将军有4个等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其中,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于上卿。

  加尊大司马“兼官”后,职位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的比丞相高了。

  这也是汉武帝的创造,就像是后世唐高祖李渊为了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