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 348(一更) 两种待遇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琰这话一出,蔡邕当场就懵了。

  什么叫做“也要逼她”?

  这好像跟典韦在送信过去时候所说的情况不太一样?

  蔡邕在收到来信的时候根本没想太多。

  扬州有变,吴郡四姓中有人在孙策之死上做出了推手,既然和顾雍这个弟子没有关联,他来救上一救实在是分属应当。

  他还专门拿着信找了身在乐平书院的郑玄和卢植相询,两人一致认定,典韦在信中写到的需要他扮惨一些来表演是有必要的,如此一来乔琰便可以顺着他这一求情举动中给出的台阶往下走,进而将顾雍给放出来。

  或许被放出来的还并不只是顾雍,吴郡四姓随着朱荣之死和此番的牢狱之灾警告,若再加上随后的小惩大诫,在眼下的情况里便已够了,若将其干脆利落地连根拔起,反而会导致扬州局势动乱,不利于乔琰随后派遣人坐镇。

  蔡邕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想想乔琰给他还有他那两个女儿所提供的容身之所,想想这个对他而言再安逸不过的治学环境,想想顾雍到底是当年他给出过“元叹”之名的弟子,再想想他在乔琰面前做出的丢脸举动反正也不是那么一件两件的了——

  现在又能千里救徒弟性命,又能对乔琰有所裨益,他何乐而不为呢?

  走个过程就走个过场,大家的面子都好看。

  虽然典韦话中说是希望蔡邕来劝,但卢植也说了,乔琰能坐到今日这个大司马的位置上,对于一些利益纠葛和私人交情的问题是看得很明白的,并不需要他有多少口才,便足够达成这个劝说的目的。

  何况,他得想想,典韦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明确的意识让蔡邕来救人?

  这必然是乔琰已经在无形中展现出了几分自己的态度。

  所以蔡邕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会落到一个下不来台的份上。

  故而就算在他抵达扬州后又因乔琰身在徐州,被人转道送了过来,蔡邕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他一心盘算着等到见到了乔琰后该当拿出何种表现,在入城的时候是听到了那么点吵闹的动静,却心无旁骛地将其忽略了过去。

  而后便是乔琰和随同她走出州府的人一并看到的这一幕了。

  蔡邕着实是表现出了一派急于将徒弟给捞出来的状态,甚至不顾形象地将鞋子都给跑丢了,还几乎掩面而泣,只或许是为了保存自己的颜面这才并未失态到这个地步,都来不及和乔琰寒暄两句,就已经单刀直入地切入了自己的主题。

  他想要救一救自己的徒弟。

  只不过对于并不知情的人来说,正如乔琰所表现出的那样,蔡邕出现得着实太不是时候了。

  城外正包围着那些前来为刘备求情之人,甚至在这郯县之内也不乏有人试图将这求情的讯号传递到州府来,不过碍于乔琰是统兵夺取的此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