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七章 贾政宴席苦闷_红楼之平阳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就心满意足,告慰列祖列宗了。”

  朝堂之上,那些朝臣有几个,能做到出将入相的,就算他自己,只能待在部堂做些小事,他自己都做不了,

  身边二人,脸色默然,都像是有心事一般,好像在说他们的子侄辈,张瑾瑜也随之在心里叹息,暗道,中举人,进士出身,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哪里那么好考的,再说上了榜的进士,都是参加殿试的人,出来都能主政一方了,最少也是个知府出身,这望子成龙啊

  想了想,再看身边的两个人都有此想法,换成自己应该也是,总归是要给孩子铺路的,也不好冷了大家的心思,就说道;

  “政老爷说的是,像咱们这些勋贵,都想着给庶子寻个营生,嫡子一出生就有了,像宁荣二府这样的人家,历经四代,富贵已极,虽然爵位递减,其实,倒也不需要宝玉在官宦路上搏杀。

  当然,想要维持家门声誉不堕落,也不能朝中没有做官的人,宝玉生性富贵,能不能科举入仕,还需要再过几次恩科看看,万一不成,考几次也要让他知道,家业守成之艰辛,似有所悟!”

  张瑾瑜这番话也不是糊口乱说,好像记忆中有个朝代,就是族中子弟科举落榜,就去经商,操持族产,就是不能有无用之人,所以后期愈来愈难把控,还有的竟然借助父兄的威望,办起了书院诗会,形成了民间的党派雏形,当然,现在也有,可是前朝和今朝都是严格规定,书院山长不得入朝,才断绝此路,

  贾政听着洛云侯言语,点了点头,回道;

  “侯爷所言极是,这个还要再看看。”

  明显的言不由衷,张瑾瑜也不在意,倒是开口微笑道;

  “此事还需要时间不急,但是,政老爷,听说荣国府办了族学,那么多学子应该多备一些苗子,总归是有一两个有潜力的,都让他们参考试一试,未必不是坏事,可不能拦着人家,断了家族气运。”

  张瑾瑜这就是意有所指了,兰哥儿都是你孙子了,竟然也不让参考,闻所未闻,不过就因为如此,他才得到了李纨,昔日的千金小姐,哎

  想到了李纨,张瑾瑜心中有些感慨,记得红楼所书,有不少版本,

  兰桂齐开,芳满园,就是说,薛宝钗和贾宝玉是有一子,换作贾桂,与贾兰一道,先后中举为官,贾家后继有人,还做了新朝的官,

  故而书中才有了李纨的判词;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当然,最后的诗句写的有些凄惨,贾府被抄家之后,独自带着儿子回到老宅,熬到最后凄惨临近黄泉路,故而被人笑谈,

  但是按着科举的规矩,贾兰科甲进士出身,光宗耀祖的观念,哪怕李纨走了之后,追加封为诰命夫人,也是光前裕后,含笑九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