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7章 社稷与少年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光用自己人也不行,还需要有才能,那么还有谁比大哥最适合。

  徐辉祖看到了弟弟的眼神,不过徐辉祖一脸的平静,并没有主动开口,而是安静的呆在一边,仿佛不为外界所动,犹如君子一般。

  “人们总是希望出现圣人,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想要更高的标准,来符合他们的期盼。”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笑着对人们说道。

  “贺宽这个人,我还记得他,当初北平宣传的英雄,为平定漠南行省立下了很大的功劳,那么对于英雄之后,人们总要用放大镜来观摩。”

  宋朝的放大镜已经和后世制作的原理没有区别,非常的成熟,中国最早的放大镜记载,是出土于东汉广陵王刘荆墓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为水晶材质。

  不过宋朝的放大镜已经是民间商品,所以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徐辉祖和徐增寿不知道贺宽是谁。

  袁容向二人解释了一番。

  “其实这样并不好,英雄的儿子也会人,是人就会有好的,也会有不好的,会和人打架,也会欺负人,也有可能被人欺负。”

  “看到孩童落水的汉子,丝毫不顾及危险跳水救人,可他却是当地的土霸王,救人是人性,为了利益欺负别人,同样是人性。”

  “所以人性是复杂的,我们要称赞好的一面,却也要秉持人性的角度出发,否则就会落入极端。”

  报纸上的言论,甚至说虎父犬子。

  朱高炽有些不太满意。

  正如后世让座。

  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让座是人性,不让座也是人性,越是探究,越是辨不明,反而不美,社会又不是机器,哪里有严丝合缝的呢。

  所以朱高炽对别人的要求并不高。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正是出于格物致知,以良知为准绳,知行合一的个人思想水平。

  很多人认为是吃亏,活在诸多无利可图的计较之中,可却没有想过别人活的坦荡,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不为外界表物所动,并不是从利益角度出发。

  道德从来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社会的需求表现。

  不同社会经济阶段,就会有不同的道德需求,例如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小市民阶层,开始出现女性读书的少有现象,而有些地区却在流离失所,千里无人烟。

  众人揣摩太子殿下的心意,袁容笑道:“少年郎之间的胡闹罢了。”

  朱高炽摇了摇头。

  他并不是为了贺宽儿子打断同学胳膊的事情辩解,错了就是错了,社会之所以这么大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希望英雄的儿子也是圣贤。

  朱高炽看来这并不好。

  治病救人才是对的,就目前社会上的舆论,恐怕贺宽的儿子自杀以谢天下,才符合大多数人的期许,简而言之,看热闹不嫌事大,满足他们追求的精神感动。

  这些都是小节,朱高炽的目光看向了徐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