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应天府对燕王的一招致命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又有金州之事,北平已到不得不查的地步。”

  “哪怕是圣人也是知道的,我们现在要起的舆论,并不是逼迫圣人,也没有人可以逼迫圣人,而是要让圣人明白,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日本使者的告状,为皇太孙一系提供了“弹药”。

  这是巧合,也是必然。

  北平的话语权在工厂。

  那么应天府的话语权在乡绅的口中。

  地方上的老百姓们,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能接触到外部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地方乡绅。

  无论各地地方上的乡绅品性是仁还是坏,可只有他们才见过世面,百姓们也只能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

  乡绅们说哪个官员是好官,哪个读书人有才气,那么百姓们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好官”、“才子”,心中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标签就种在了老百姓们的心中。

  不是老百姓们愚昧,更不是老百姓们智商低。

  这属于信息流通的原因。

  “燕王在金州使用奴隶。”

  “那些奴隶还被全部阉了,一辈子都没有后。”

  “真歹毒啊。”

  “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皇上难道不管?”

  “那是皇上的儿子,怎么会舍得惩罚自己的儿子。”

  应天府周边。

  各种的流言飞起。

  朱棣的名声在应天府,可以说是臭不可闻,百姓们心目中的大恶人,必然无法接受的统治者。

  这是官员最有力的武器。

  官员主要来自乡绅。

  哪怕那些不是乡绅出身的,例如景清这种。

  但是景清的好友,同窗,座师,恩师,同僚皆来自乡绅,这就是一张牢不可破的网。

  官员与地方乡绅牢牢的绑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链。

  “真敢啊。”

  朱元璋感叹道。

  官员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需要知道这是明初。

  如果放在明中期或者明末,任何皇帝都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清朝可以。

  清朝的基本盘不在乡绅,而在清朝于各地建立的满城,那些城市中的内城。

  满城不事生产,受外城的城市供养。

  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注定不会合流,而清朝统治者也不会让两者合流,满汉不通婚就是根基。

  而满城的监视,让地方乡绅不敢说任何不好的言论,否则会引来灭门之祸,长期下来,人们也就只敢拍马屁说好话。

  所以才有了古代名臣名将的后代族谱,都在清朝出现了,因为清朝的社会风气已经不要脸到了极致。

  买官卖官这种末世现象,在清朝已经成为了常态。

  当官就是为了贪,成为了清朝社会的共识。

  而编族谱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竟然成为了清朝的热门生意,只要有点钱的人家,都会为自己祖上找个名人。

  随着买官之风盛行,大家都有了官衔,买来的官身已经无法彰显自己地位,那我再给自己祖上找个名人。

  无数古代的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