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_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在距离科举改制后的第一次考试时间还有五天的时候,泰昌帝在大朝上下了一道圣旨,大体意思是,

  鉴于科举改制,亦应相应有个制试的改制,原先京试是由太傅太师主持并出题的,如今将主考官人数改为三人。此三人在圣旨下达之后,便是新科的主考官,退朝之后即刻进入贡院副院出题,为期三日。出题期间,主考官不得离开贡院。

  此新任的三大主考官分别是孔太师、御史大夫郑春林郑大人,还有左谏议大夫宫藏宫大人。

  此旨意一下,举朝目瞪口呆。

  孔太师作为主考官那是名至实归,这么些年他与王太傅共同主持京试。且他出身鲁郡孔氏,乃孔子后人。而太师只有虚职荣耀,没有实权,孔氏基本上历代都是这个地位。实在没有可置喙的地方。

  而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有权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

  御史大夫郑春林被皇上钦点为主考官这一,资也是够的。这世家哪个不是诗书传家的,能在朝中官居三品以上的重臣,大多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御史大夫出个题而已,完全是可以胜任的。

  且郑大人是出了名的公正,这次新科考试出于情况特殊,泰昌帝才钦点他为主考官之一。

  而宫令箴呢以正四品之位与两位正一品的大员搭班子,真是太出人意料了,也太风光了吧

  这主考官之身份,虽不似帝师,于诸多有幸参考的考生而言,与他有半师之谊,真是好大的荣耀。

  且郑春林与宫令箴还有些攀亲带故的关系。

  郑春林是荥阳郑氏郑家嫡支大房的,宫大夫人娘家是嫡家二房,郑老夫人是郑大人的婶婶。总的来说,郑大人是宫大夫人的堂哥。

  在此前提之下,为避嫌,宫令箴是没有机会成为主考官才对。可皇上钦点宫令箴为三大考官之一,实在令人费解。

  朝中重臣能猜出来一些,这是皇帝对他的奖赏。

  用梁东海的话来说就是,宫大人连立好几功,皇上都记着哪,虽然没法给他升官,但却在别的方面给他奖赏了。

  毕竟他再升就是九卿之上了,九卿之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有人落马,否则他还不好上位,况且他还那么年轻。

  资历这事,在朝中,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端看如何来用罢了。

  听完整道旨意,萧子琅连在心中骂了萧凡好几声废物。按道理而言,宫令箴主考官的位置应该由萧凡这个提出科举改制的人坐上去才对。

  但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提出科举改制之后,遭遇了官员世家乃至考生的强烈反对。如果不是后面宫令箴给的补充建议,这科举改制压根就没人买账。

  科举改制得以起死回生,宫令箴的功劳很大,所以皇上才将三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