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精准而优美的新材料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没关系,我们慢慢看。”

  听到这话,陈果也不再多说,而是迅速跟陈念确定了时间,预计在三个小时之内把名单给到他。

  放下了电话,陈念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在某种意义上,材料学果然还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国运”的科研领域了。

  很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偶然的随机事件,整个国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第一壁材料如此,也许常温超导材料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自己提前做出金属氢材料的工业制法的话,会不会有一天,在某个契机的推动下,国内的科研人员会搞出更好的东西?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陈念的心里闪过一丝遗憾,但瞬间又清醒过来:

  有些看似偶然的东西,其实也许并不是偶然。

  如果没有前期诸多关于耐高温材料的尝试,恐怕再过十年,这样的“运气”也不会出现吧

  想到这里,陈念的心再次定了下来。

  虽然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综合来说,它还是遵循着一套固定的、特有的规律的。

  自己所造成的扰动很大,但也不至于大到会让人类进入类似于“异星歧途”那样的黑色幽默剧情里的程度。

  这一次的事件到底是什么性质,等陈果反馈出清单、找到那个“天赐的材料”,答案就会揭晓了

  陈念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系统里花费12原电脑解析出了第一壁材料的全部技术。

  这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并不漫长,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的脑子里边已经清楚地呈现出了所有有关这份材料的信息。

  而当那一串化学式出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他居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材料的制法并不简单。

  恰恰相反,它极度复杂——但又极度富有“指向性”。

  先要使用镍、铬、钴、铁元素制成已经被验证性能良好的Cr9FeCoNi高熵合金,然后将其与用气象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通过原子层沉积法进行化学键键合,最后再以热等静压工艺将硼氮化硼对前期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别说后续步骤,光是高熵合金的烧结处理,就涉及到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上一世,陈念曾经听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一个实验室里,有个兄弟做了6年的实验,烧了1500炉还多的材料,终于固定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参数,马上就要出成果了,结果有一天再去实验室,发现无论如何都再也烧不出来同样的东西。

  查来查去查了整整两周,才终于发现,是师兄动了马沸炉的气嘴,导致热均匀性受到了影响。

  这个例子还是可理解的,更夸张的是,有时候同时放入炉中的样本数量,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这你找谁说理去?

  所以说,工艺本身绝对是复杂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