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你的水平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一些心得,想跟你聊一聊。”

  “比如说这个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问题,我感觉它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的-——尤其是在以细长体为模板进行分析的时候。”

  “您看啊,这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细长体飞行器-——比如导弹、战斗机,在进行大角度机动的时候所产生的绕流非对称问题。”

  “它的难点在于,细长体飞行器在跨音速、大迎角的情况下,绕流和气动特性过于复杂。”

  “但是,无论多复杂,其实它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

  “第一个,迎角30度以上时的非对称分离前涡体;第二个,达到法向力的横侧向气动力;第三个,前涡体的随机性。”

  “这些问题导致我们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时候,迎角越大,线性越差,最后几乎变成了随机的。”

  “但如果我们找到一个补充机制,能消减Navier-Stokes方程的随机性呢?或者说,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某种外形设计,降低非对称涡场的产生概率呢?”

  陈念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推论,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已经知道了。

  对称+字布局会诱导非对称前涡场的产生,放大气动不确定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案要么是扁平前翼布局,类似于乘波体,要么是非对称前翼,类似于某些可以直角转弯的地空导弹。

  但怎么从问题推导到结论,这就有点超过他的能力范围了。

  ——

  不过,哪怕仅仅是这样,一旁听着的陈果也已经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居然能想到用Navier-Stokes方程来求解细长体的绕流问题?

  不对,他居然能说得清楚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的基本原因?

  这东西自己在笔记本里可没写啊!

  要知道,自己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一直专攻空气动力学中的大迎角力学方向,而大迎角气动不确定性,就是其中最难的一部分。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的航空研究领域对这个问题都没有一个稳妥的解法。

  那时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不飞大迎角!

  或者,如果一定要飞大迎角、大角度的话,就通过加宽翼面来实现。

  这显然是为了实现稳定性而做出的妥协。

  直到最近几年,由于风洞模拟的机时上去了,一些问题模拟的结果也更精确了,这个问题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解决的方案

  “你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吗?”

  陈果开口问道。

  陈念犹豫了几秒钟,回答道:

  “我没有推完,但是根据现在的方向,大致能猜到结果。”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十字对称翼面的问题,乘波体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用螺旋非对称翼面——当然,这是只针对导弹的。”

  “针对飞机的话,就得是F-22那种多边条翼辅助升力布局了,这个之前我们也讨论过,翼面涡流会抵消掉一部分的非对称分离前涡体。”

  “砰!”

  陈果手里的杯子重重地砸在了小桌板上,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念,像是在看着一件发着光的宝贝。

  良久之后,他才断断续续地问道:

  “这个结论.是你,是你自己推出来的?”

  陈念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了另一本笔记本。

  而那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他自己的计算过程。

  “不算是推出来的,只能说是半推半猜,我现在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你他么还薄弱?”

  陈果瞪大了眼睛。

  “你这水平,比我研二的时候都强了!”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