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深蓝16,走向深蓝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等他掏出这些东西的时候,EA-6B都已经飞回嘉手纳了。

  去找人家说吧,人家觉得你别有用心;

  不说吧……

  不说好像也没什么。

  所以,也只能笑纳了。

  按照陈念的建议,这堆元件被迅速送往14所,偷零件的研究员被罚了6个月津贴,发配到14所打杂。

  出差费另算,一码归一码。

  对于这样的处理,所有人都很满意。

  包括陈念。

  有了PL-15的经验,他在之前就已经再次尝试去对这批电子零件做了解析,仍然是只花了0.1点的源点,就把整个电子干扰吊舱的原理摸得透透的。

  随后,他又把这些原理全部输出给了14所。

  其实说起来,这些东西也真没有太难的地方。

  主要就是在于电路设计、材料设计的试错成本。

  所以,估计连一周的时间要不了,14所就可以把技术全盘接纳。

  而造出属于华夏人自己的干扰吊舱,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陈念觉得,对面的老美应该已经气炸了。

  毕竟,后世最强的EA-18,其实就是根据EA-6B的技术积累改造而来的。

  现在,EA-18还没出来,J-10D都快出来了

  以后再想用破破烂烂的EP-3E来华夏这边碰瓷,就变成了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你想来?

  好呀。

  又快、又猛、声音又大的J-10D全程跟着伱。

  让你雷达失灵,通讯失联,只能无助地在空中颤抖、崩溃、上蹿下跳、最终被迫落到地面上。

  来一架就是送一架,虽然EP-3E的技术已经不值钱了,但卖废铁也能卖不少

  不过,这次的演习也暴露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我们的数据链系统,还是太弱了。

  我们的预警机,也实在是太弱了。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当遭遇强电磁干扰的时候,一架合格的预警机至少要保持最基本的通讯功能,并保证在HOJ模式下,雷达仍然能发现近距离目标,并通过数据链系统向作战单位传递信息,保证最低限度的作战能力。

  但是,这一次我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看着眼前的演习报告,陈念挠了挠头,突然转过身看向一旁的林长海,开口问道:

  “你说,我们是先搞预警机,还是先搞深蓝16?”

  听到他的问题,林长海愣了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什么玩意儿?

  你还可以选?

  你这话说的,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似的,还能挑挑拣拣?

  不过预警机.这玩意儿对林长海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作为一个标准的空军出身的将领,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预警机在现代空战中发挥的作用。

  虽然歼二十二的雷达很强,但有预警机和没有预警机的不同情况下,战法和战术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就拿这次来说,如果空警-2000没有失能,那歼二十二根本用不着像赶羊一样跑来跑去,直接一个贯穿飞行,就足够把那几架EA-6B全吓傻了。

  但是,这只是他作为空军的立场。

  从全局上来说,他也深刻地体会到,一艘航母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如果有航母在场,对面的电子干扰机怎么可能明目张胆地飞过来?

  400海里内,都是禁区!

  想到这里,他郑重地开口说道:

  “陈念,我虽然很想跟你说先搞预警机,但是,在这种大事上,我必须要客观。”

  “从技术积累上来说,我们的数字阵列雷达已经出世,并且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

  “依托于这台雷达,我们的预警机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足以应对未来几年内的低烈度冲突。”

  “所以,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我更建议你先把精力放在深蓝16号项目上。”

  “尽快造出我们的航母,让我们的飞机,有地方可落!”

  听到他的话,陈念郑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空军再强,也不是无限航程的。

  一艘航母,是我们走向深蓝必经的一步。

  而这一步,走得越快,就越好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