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七章_小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月里,工部尚书虞明博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陛下圣明感召上天,佑我大梁,这才让匠人福如心至,钻研出此等粮种来。春播夏收,夏播秋收,栽种两季,便收成两季。虽然滋味略欠佳,但果腹却毫无问题。如能推广于天下黎民,何愁饥寒之苦”

  虞明博站在堂前,洋洋洒洒地说着工部这一年辛苦的成绩。

  皇天不负有心人,工部司农这几个月来尽心改良粮种,试行精耕之法,因有着贺林轩指明的一些大方向,进展很是顺利。

  这政绩多少和贺林轩沾亲带故,虞明博即便靠这个打了翻身仗,心里也有些没滋没味的。

  但他也是运气好,一个匠人在改进粮种时,偶然之间既然弄出两季稻来

  工部上千农匠倾力钻研,将那偶然得到的粮种,种了出来。

  虽然口感欠佳,却大大地缩短了稻谷收成的时间。

  不凭借地利,而完全是粮种的功劳。

  现在已经快到第二季稻谷收成的时候了,虞明博说完粮种的种种好处,恳请皇帝陛下亲自去验收。

  天顺帝果然龙颜大悦,当即让文武百官同行,同时也丝毫没有吝啬对虞大人的夸赞。

  “爱卿大才,乃社稷之功臣”

  虞明博喜形于色,跪称道“陛下谬赞,臣为陛下鞠躬尽瘁,乃是本分,不敢受陛下如此夸赞。”

  天顺帝自是夸了又夸,虞世子谦了又谦,好一番君臣和乐。

  待到百官随驾去那一片试验田看过之后,果然一地金黄,稻穗低垂,很是饱满。

  天顺帝仔细问过农人培育播种粮种的经历,折了一根稻穗,放到太庙里,祭拜祖宗,告知了这一喜讯还不算,对工部有功之人,又是大赏特赏。

  虞明博先时还有推脱,言道“陛下,南陵乃龙行之地,地利比之其他总要好许多。粮种在各州是否得当,还需各样改进,事情才开了个头,还有许多事未做,如何敢当陛下如此厚赐”

  天顺帝道“朕赏的是尔等为民之心,若他日事有所成,造福万民,自当再有重赏。”

  虞明博受了皇恩,一时间在朝中风光无两。

  有心人便将他与贺林轩摆到一起,私下总有小话传出来。

  贺林轩管着朝廷的钱袋子,且不论他的出身如何,他站在商贾的肩膀上才有了今日,在很多官家人看来,到底是沾了末流之气。

  虞世子这一善举就不同了。

  粮食,耕种,国之根本,重中之重。

  虞明博所为才是栋梁之臣该有的风仪,更不像某些人,得了圣恩就轻浮起来了,连着几个月在户部都找不着人,下了朝就回家去。

  便是年过六十的老臣,也没有像他这样行事的

  说的人多了,有些捧高踩低的话就传到乐安侯府里。

  张河气红了脸,狠狠呸了一声,“要不是林轩出的主意,哪有他工部今日的风光我们不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