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_小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十月初九这日。

  南陵地处偏南,虽已过了小雪的时节,天气还不算太冷,到了郊外这处名为泰安的村庄,更能感觉到丝丝和暖。

  成群结队的马车从官道上徐徐走来,到了界碑前,早有人等候在此。

  书院每年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走一遭,夫子和待客的泰安里长十分熟稔,下车后套了一阵近乎,学生们也陆续下车来了。

  “咦,那是新来的夫子吗?看着眼生得很。”

  里长一边和夫子说话,一边还不忘看了看今年来的学生。他想着能不能找到昨年打赏银子十分大方的那几位小贵客,今年也一定不能怠慢喽。

  不曾想这一看,当先就看到了鹤立鸡群的贺林轩。

  夫子笑着摆摆手,“不是,今年有几个陪孩子来的亲长,你莫管,只让他们随意便是。”

  他没有提乐安侯府和尚书大人的贵重,怕吓着这些淳朴的村民。

  里长留了个心眼,笑着招呼着人往村里走。

  路过界碑的时候,他照例给小贵客们介绍道:“咱们泰安村,因为四季如春,能种两回稻谷,收成年年都比旁的地方好,祖祖辈辈从来不会饿肚子。先高祖皇帝陛下到咱们这儿一看,就说啊,如果咱们大梁境内都能像此地这般,何愁国泰民安?然后亲自给我们村赐名叫做泰安,这石碑就是高祖皇帝陛下亲笔题的字哩……”

  绝大部分学子早就听过这故事,年岁大一些的更有些不耐烦,嘀咕着:“又是这些,没有一点新词。”

  他们都盼着上午收割过后,下午去庄上摘瓜果,那才好玩哩。

  贺林轩这一行人听着却很新鲜,都很认真。

  “果然是处好地方。”

  李文武看着四周常青的林木,感受着比南陵城内暖和许多的温度,只觉心旷神怡。

  张河说道:“早就听说,京里冬日供应的菜果九成都是从这一片来的,确实暖和许多,难怪了。”

  贺林轩早前来考察过,但看得更多是自己买下的地皮和山庄,倒是没有来过泰安村里,亲眼见识到,也不得不说智慧和文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听里长的口吻,他们村里虽然没有出过了不得的状元,但村中就有学堂,人人都可读书。

  再听身后学子们讨论吃了农家饭,要到地里摘多少果实回家去哄长辈开心,顿时有种身处昔年农家乐之感。

  牵着诺儿的李文斌也听得仔细,看那里长满脸与有荣焉的骄傲,不由唏嘘道:“今日才知,百姓可以有另一种活法。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说着,他自己笑了笑,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了。

  贺林轩左手与夫郎一起牵着诺儿,右手则牵着三殿下,闻言侧过头同他笑道:“勉之说的对,以后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正所谓仓廪实而知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