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二章 进退两难_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举张纯带领数百残兵,一路向东而去,追之不及。

  自从张举叛乱后,北平、辽西、辽东落入到了他的手中。他现在丢了北平和辽西,显然是向辽东逃窜。

  那只能是追了。

  秦峰一方面上报朝廷平叛的进展,一方面继续追剿张举。又派人告知幽州刺史刘虞,一定要尽快把军需送到位。

  稍后有消息传来,张举和张纯进了襄平。

  如今的辽东大地,并没有后世富庶。反而是更加地广人稀,人口大多集中在了襄平,谁控制了襄平,就等于控制了辽东。

  当秦峰率领大队兵马穿越近千里不毛之地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了。农历的十月。已经是冬季。

  襄平城,议事厅。

  得知秦峰追来了,张举肝胆俱裂,他到了这里,勉强凑起来五千兵马,根本不是数万官军的对手。

  “要不,咱们跑高句丽去吧?”张举惶恐道。

  高句丽,中国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高麗”简称“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及韩人。

  扶余、肃慎、高句丽三个地区政权,现在统治着东北东部广大的地区,以及半岛。

  张举一说跑路,麾下将官们个个点头。但张纯紧皱眉头,道:“陛下,不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不是好事,但总比被杀强。

  不过张纯又说道:“陛下,已经入冬,马上就会下雪。秦子进等人从关中温暖之地而来,根本无法适应辽东残酷的寒冬环境。”他目光泛出笑意。“根本就不用咱们动手,秦子进这些人,就会冻死在野外。”

  话说东北,严冬时节。零下四五十度,绝对是冻死人不偿命。

  对于张举这些有城池有房子的人来说,只需要坚持到下雪,就赢了。

  于是,张举坚定了守备下去的决心。

  天公作美,远来的秦峰还在制造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的时候。鹅毛大雪就降了下来。气温骤降,转眼就到了零下三十度。

  对于汉军来说,天寒地冻,又是千里之外而来,朝廷的补给又不给力。士兵缺少冬装,大面积出现了冻伤,兵器都拿不稳,别说攻城了。

  这一日,十月初十,辽阔的辽东大地连降五天大雪,已经是银装素裹,大雪皑皑一尺多深。而秦峰大寨的官军将士,无心赏雪,穿着单衣,缩在单薄的大帐里面,抱成一团围着火堆取暖,依旧是被冻得哎哎惨叫。

  中军大帐。

  虽然添置了七八个火盆,但秦峰等人依旧冻得打哆嗦。这来自于东北的冬天和中原冬天的概念完全不同。

  “阿嚏,阿嚏!”秦曹袁刘接连打喷嚏。

  曹操脸黑揉了揉鼻子,蜷缩着手脚,晃了晃被冻结的思维,道:“秦……秦大帅,贤弟呀,这不行呀,太冷了呀,手都伸不出来了呀,根本无法攀爬城墙了呀。”

  袁绍头大,举起袖子随便擦去流出来的鼻涕,道:“咱们还是返回北平郡过冬吧,开春再来。这种情况下,朝廷是不会怪罪的。”

  刘备等人闻言,个个点头称是。

  秦峰搓着手,暂时没有言语。

  历史上,张举的叛乱,打了三四年,直到188年才平定。而这几年的时间,却是秦峰最需要的一段安定期,他需要积蓄力量、布局天下,为未来的争霸做准备。若是他被拖在这里三四年,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秦峰来说,不能拖,要快打,快回京。

  “还不到撤退的时候,各部克服一下困难,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秦峰说道。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正要说话的时候,却是被公孙瓒拉住。

  公孙瓒机智,就对刘备道:“咱们什么也不说,秦子进不愿撤,就在这里耗着吧。到时候,士兵都冻死饿死,看秦子进怎么向朝廷交代。”

  秦峰是主帅,他不同意撤退,众人必须听令。

  然而又无法攻城,一时间,秦峰进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