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一章、混乱的达迪尔_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

  偶尔有几个商人上门,也是推销商品多过采购。并非商人们看不到商机,实在是哈德逊的商品太特殊。

  武器装备最好卖,遗憾的是没点儿实力,根本就做不了这买卖。

  农具和锅碗瓢盆类的日常用品,虽然风险不大,但贵族领主们都习惯了买铁回去自己进行铸造。

  相比成品来说,自己加工明显更加核算。除非哈德逊能够大幅度降低售价,让采购成品比他们自己铸造都便宜。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哈德逊想要玩儿廉价倾销,也得先完成工业化生产才行。

  就领地中那点儿产能,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倾销的可能。他唯一的优势是掌握了东南行省最大的铁矿,可以影响市面上的铁价。

  现在市场上的铁质商品价格上涨,不仅是源于本土贵族哄抬物价,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停止对外售铁导致的。

  尴尬的一幕就出现了。

  短时间内要销售兵器获利,主要依赖于本土贵族扩充军备的需求。

  而想要推广农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客户却是北地贵族。作为外来户,他们手中没有足够的铁匠,只能从外界大量采购。

  两边都是客户,谁都不能得罪,这不是逼自己做墙头草么?

  不管怎么说,生意总是要做的。只有获得了足够的财源,哈德逊才有能力将自家的领地开发出来。

  虽然在东南行省的本土贵族看来,萨拉姆山脉的小土包都是烂地,可在哈德逊看来,依旧具备很高的开发价值。

  粮食产量能够达到外界的七成,在养活农奴之后,还是有一定的结余。只是对比庞大的开荒投入,回报周期长了那么亿点点。

  要是换个思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话,基本上不受限制。

  唯一的问题在于大家都在玩儿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销售市场,养出来的牛羊也只能自己食用。

  或许大城市有消费需求,但那是人家当地贵族的基本盘,轮不到外来户插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自给自足的贵族经济,对工商业的抑制更是严重。

  迫不得已,哈德逊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一再更改领地发展规划,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份完整的发展纲要。

  唯一可以确定的发展主线只有两条:想办法搞钱;想办法增加人口。

  钱和人都具备了,才能对领地进行全面开发。经济基础上去了,才有实力推动军事力量的发展。

  可以说,哈德逊的计划和这个世界一众贵族的起家之路完全是格格不入。

  几乎所有的大贵族,都是从战场上崛起的。靠着东征西讨抢劫过来的战利品,实现了自家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每一家大贵族的崛起,都伴随着“气运之子”诞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大气运,才能一路开挂式的完成原始积累。

  揉了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