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四章 轰20的自适应背负式DSI进气道_航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背负式大s弯内管道的设计方案,因为这种设计不是针对超音速的,而是针对亚音速飞行。轰20战略轰炸机拥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就要在b2战略轰炸机的背负式蛇形s弯内管进气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这是因为大s弯内管道设计容易造成流动分离,使发动机总压恢复系数降低,流场畸变增大,进气道的性能降低,这就好比战斗机的固定式进气道,无法很好的满足超音速飞行一样,要实现更好的超音速飞行,进气效率提高,就有了二元激波进气道,后面又有了加莱特进气道,再发展到dsi进气道,最后中国又搞出了自适应dsi进气道。

  虽然中国在战斗机领域已经实现了自适应dsi进气道的应用,但是要把它用到轰20这么大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背负式进气道上面,设计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毕竟机背进气,和两侧进气,那是两码事。

  机背进气道进气效率不如两侧进气,特别是在迎角比较大的情况下,机背进气就变得非常差了。

  所以战斗机还没有采用机背进气的,只有b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由于不需要什么机动性,才采用了机背进气,另外就是无人机有不少都采用了机背进气道,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在背负式进气道上应用dsi进气技术,m国人也有研究,只是并没有转化为实物,但是一飞院却实现了这个设计,并且还是自适应的鼓包。

  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轰20战略轰炸机的机背进气道鼓包,压缩产生锥形波,一连串的锥形波不断的压缩,就可以起到附面层的排除作用。

  通过鼓包形状的自动改变,可以让机背的进气道效率始终维持在一个最佳的数值,这就是轰20战略轰炸机自适应背负式dsi进气道的厉害之处。

  不仅仅能够满足超音速飞行的需要,而且在亚音速条件下,相对于b2战略轰炸机那种不带鼓包的进气道,进气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唐总师笑道:“非常不错,你们年轻一代也成长起来了,在林总师的带领下,打破常规,又有了这么好的创新成果,的确应该表扬。等这一次详细设计评审顺利通过,再为你们庆功!”

  林鹏笑道:“好,唐副院长说的,到时候我来请客,咱们好好庆祝一下!不过我们也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通过详细设计评审只是第一步,到原型机制造,以及试飞,还会有很多设计需要修改,完善,这些工作也是非常繁琐的,但是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任何一架飞机都不可能设计得完美无瑕,都会有一些问题,在试飞当中不断的改进,特别是咱们的试飞员,会提出很多的意见,我们也不要怕麻烦,一定要认真的与试飞员进行讨论,该改进的我们要采纳他们的意见,不需要改进的,或者改进后不好的,我们也要大胆的提出我们的意见来!”

  唐总师补充道:“林总师说得没错,咱们的空军领导有过一句话,试飞员就是飞机设计的参与者,他们也是飞机设计师,他们对飞机怎么操作怎么飞理解会比我们更深刻,所以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才能把一架飞机设计得更好!”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