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3章 目中无人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空府负责。

  让他意外的倒是另一点: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广信居然还有人激烈反抗。

  联想到交州诸郡的反应,不由得刘协不生疑,士家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么大?

  他与贾诩商量,派人去查一查,搞清楚情况。

  这个任务落在了刚刚入职的太尉府令史赖恭肩上。

  赖恭是零陵人,之前曾依附刘表,被刘表任命为交州刺史,却与同样接受刘表任命,出会苍梧太守的吴巨不合。两人相攻,赖恭不敌,弃官返乡,休息了几年。

  刘协到零陵后,赖恭再次入仕,在太尉府为令史。令史是卑官,赖恭人到中年,当然是不甘心的,但他之前的履历是

  在刘表麾下,在朝廷不算数,也只能如此。

  现在有机会立功,他当然求之不得,非常积极。

  ——

  赖恭出发后不久,刘协陆际续续就收到上书,大多是谴责孙策屠城暴行的。

  甚至有人说,就是因为孙策残暴,所以士燮兄弟才不敢投降,交州才迟迟不服。如果朝廷改用仁义之将,交州根本不用打,立刻称臣。

  对这样的奏疏,刘协一律留中不发,也不发表任何看法,就当这些奏疏没有出现过。

  他想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在为士燮兄弟鸣不平。

  ——

  洛阳。

  荀彧拱着手,站在田垄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眉头紧锁。

  今年的上计已经完成。经过一年的辛苦,今年河南尹的赋税增加了四成,基本达到预期。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收成会比今年更好,新技术的推广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两年翻一倍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他不应该如此忧心。

  他担心的是交州。

  孙策、士孙瑞两路并进,士燮兄弟抵挡不住,在郁林、苍梧、交阯先后失守之后,他们退往日南、九真,同时托人求援,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赦免,最好还能保住官职。

  赶到洛阳来找荀彧的是刘陶从子刘杨。

  刘杨曾随刘陶读书,与士燮算是同门。士燮兄弟每年派人到颍川送礼,他也在名单之列,收益颇丰。

  「府君打算沉默到什么时候?」见荀彧一直不说话,刘杨有些沉不住气了。「等到孙策屠番禺、胥浦、西卷吗?」

  荀彧转头看着刘杨,神情无奈。「元茂,要想避免广信屠城的惨剧再现,最好的办法是立刻投降,而不是与天子讨价还价。你以为他们现在还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刘杨沉下了脸。「府君此言,恕杨不敢苟同。就算你不在乎士燮兄弟,难道也不在乎那些避难交州的中原人士?你可知道,广信被杀的人中,有我汝颍才俊?」

  「我知道,但是……」

  「但是他们该死,是吗?」刘杨怒不可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府君这般有先见之明,早就看出天子的英明,及时投效。但这不代表他们就应该死,而且是被孙策那样的武夫像猪狗一样屠戮。身为君子,你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吗?」

  说完,不等荀彧回答,刘杨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道不同,不相为谋。府君不愿出手救人,我也不敢勉强,自去寻其他门路。但府君将来返乡,若是有什么不动听的,也怨不得别人。」

  荀彧举臂欲呼,想了想,又放下了。

  一旁侍候的荀俣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刘杨的背影,很不高兴的说道:「阿翁,这些人怎么如此可恶?阿翁让那么多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视而不见。阿翁不愿救几个自己作死的读书人,他们就不远千里的赶来。」

  荀彧摸着荀俣的小脸蛋,一声叹息。「是啊,这些人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没有别人。」

  。

  请收藏:https://m.haiyu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